一、总则
(一)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5、建设部、科技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建科[2006]100号)
6、《三原县安乐镇规划》
7、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二)规划编制原则
安乐镇水资源相对较为充沛,为了做好境内企业用水需求。
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要考虑、重视污水再生利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加强评估,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根据镇内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水处理率和再生利用目标。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根据安乐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布局、建设顺序,确保工业污水和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再生利用。
3、严格标准,控制投资。坚持污水管网与处理站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要考虑污水管网系统的建设,确保管网配套。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合理确定管网、处理厂建设标准,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4、削减总量,改善水质。通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建设,达到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逐步减少直至零排放的目标。
5、坚持设施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运行管理体制,确保设施建成之后能稳定运行,发挥效益。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由安乐镇集镇,确定东至山西庄村,西至共富村,南至县界,北至雁北村的范围,总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四)规划年限
1、规范现状年:2009年。
2、规划时段:2011年-2015年。
二、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安乐镇位于三原县城东5Km处,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21.0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71个村民小组,人口18000人。集镇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0人。属泾渭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400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温分明,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537.6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无霜期214天,气候温和,境内河流,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主为。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为了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优化集镇人居环境,安乐镇于2008年修建了4公里长的污水排放工程,目前的污水是直接排放。
(三)供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
1、集镇供水现状
2009年安乐镇集镇用水人口4500人,生活用水量25万吨,市政用水量3万吨,工业生产用水量110万吨,合计年用水总量138万吨。
2、污水排放现状
安乐镇目前污水排放仍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致使受纳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功能大大下降。
3、集镇污(排)水管网现状
安乐镇的污(排)水管网总长约4000米,污水管道已覆盖到主街道和住户集中点,没有实现全覆盖。
4、建设资金和运营成本分析
项目专项资金来源,申请国债项目支持400万元,运行费主要是管网维修。
5、管理体制
工业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由企业管理运行,费用由企业承担。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镇域建立管理负责运行,维修及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集镇规模日趋扩大,常驻人口境多,集镇居民生活污水量增加,污水管网亟待延伸,进一步提高覆盖率。
三、需求预测
(一)人口预测
根据安乐镇规划,至2015年,镇域规划总人口30140人,其中集镇人口8000人,按20%的人口处出务工计算,实际集镇常驻人口为6400人。
(二)供水量预测
生活用用按集镇常住人口150升∕人.天,规划2015年集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960吨∕天,工业用水量按年10%计算2015年工业用水量约为3500吨∕天,预计2015年度总用水量为163万吨。
(三)污水排放量预测
居民生活用水排放系数取0.85,工业污水排放系数取0.75,2015年安乐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16吨∕天,工业污水排放量为2625吨∕天。
(四)处理情况预测
结合镇实际,利用自然落差地形,建设以处理废水资源化为主要目的厌氧塘、兼性塘、贮水塘工艺流程的生物氧化塘法处理废水,此举具有投资少、省能耗、稳定、管理简便的优点,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给企业增加水源,给农业增加肥源,增加产量,消除污染,从而使给水和排水形成良性循环,规划氧化塘占地0.4公顷,污水处理规模为0.22万吨∕日。乡镇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采用序拟式处理工艺,对高浓度有机、有毒、变幅大的工业废水处理有极强优越性,实现进水、反应、沉淀、排放和空载排泥五个工序依次在同一装置同期运行。
(五)再生水利用预测
生活污水及其它企业生产污水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作为农业生产和灌溉用水。
四、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划目标
1、在镇卫生院院内新建医疗废水处理站,采用生物氧化加二氧化氯消毒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对医疗废水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同生活污水一起进一步进行处理。该项目设计日处理医疗废水15吨,估算总投资35万元。
2、在集镇建污水处理池,日处理污水能力1200吨,同时新铺设污水收集管道估算投资115万元。
3、具备条件的农户建设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将农村家庭生活中的厨房、卫生间洗涤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拟在2015年前,在集镇周边新建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2000,覆盖率达80%以上,估算投资18万元。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根据上述规划,我镇“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共计投资400万元。
1、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370万元。
2、地方自筹30万元。
3、其他渠道。主要是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积极与国内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建设;也可出主让污水处理厂经营权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58万元。
六、实施计划
(一)年度建设计划安排
我镇“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项目建设计划为:
1、2011年,完成医疗废水处理站建设,确保医疗污水无毒、无菌达标排放;完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完成10000米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工程,力争实现污水收集覆盖所有居民和一般工业企业。
2、2012年,完成污水回收利用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污水再利用率,充分节约水资源;完成400户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建设,净化处理集镇周边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
3、2013至2015年,完成对现有的废水深度处理设施进行扩容改造工程,以适应企业生产和污水处理需要;完成800户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建设,进一步净化集镇周边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二)落实责任、明确职责
1、医疗废水处理站建设项目由镇卫生院具体负责,镇城建办公室协助;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由城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项目由镇生态办具体负责。
2、各部门要对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成立相应组织,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照预定时间和预定目标完成建设任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要纳入年终工作综合考评。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镇政府应成立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专项工作领导组,抽调专人负责办公。细化目标责任,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得力,按照计划安排完成建设任务。
(二)加强宣传力度,强人公众参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项目重要意义的宣传工作,消除人们在使用再生水问题上的心理障碍,让广大群众参与到这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同时,要在群众中树立“污水也是一种资源”的新观念。
(三)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大向上争了取资金力度,充分挖掘地方财力,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利用银行贷款,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确保各项目建设资金得到落实。
(四)强化技术支撑,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艺。实施污水资源化,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再生水。要将城镇污水处理的战略目标由传统意义上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相应地要调整污水处理技术路线,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尽快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工艺技术水平。
八、效益分析
通过集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农村家庭分散式污水处理池的建设,居民生活污水和一般企业生产污水经过厌氧处理,通过生物净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含量。通过上述处理过程,污水可以达标排放,再用于农业生产和灌溉。工业污水通过废水浓度处理系统,采用两级筛滤、平流沉淀、气浮、反冲过滤等5级设施对悬浮物进行去除,可以消减废水中的COD、BOD、SS96%以上,确保外排废水COD含量在100mg∕L以下,达到国家统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