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嘉峪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3-4-15 9:36:5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地势险要,景色雄伟,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是新亚欧大陆桥上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旅游城市。1971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甘肃省省辖市。
嘉峪关市已形成以冶金为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等工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50多个系列。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集采矿、选矿、烧结、炼焦、轧材、轧板、热电、机修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集团。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新城魏晋壁画墓、七一冰川、国际滑翔基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嘉峪关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商业、旅游、金融等设施功能配套,通讯、电力、供排水、供热、煤气等设施完备,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均处于全省前列。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中国西部名城”、“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城市之一”、“全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单位”等一系列殊荣。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嘉峪关市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嘉峪关市将继续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制定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对于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切实做好今后五年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规划编制中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最高纲领,把“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作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思想,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立足嘉峪关市情,以“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安全,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为保障,创新机制体制,增强环境保护能力,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综合利用法律、经济、科技和行政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为促进嘉峪关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预防优先,防治结合。坚持源头防控,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坚持全过程预防,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融入环境保护;坚持高效治理,不断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努力还清旧账,消除环境安全重大隐患。
(二)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对全局性、普遍性的环境问题,要全面部署,全面推进。同时,抓住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率先突破。
(三)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坚持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统筹城市和农村,把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洁净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等民生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预防、保护和治理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四)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实施特征污染控制。坚持开拓创新,采取更加积极的环保措施,探索富有地方特色、适合嘉峪关情况的环保模式。逐步清理环境保护事权,实行有区别的环境保护目标,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各负其责。
(五)政府主导,协力推进。强化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落实政府责任,加强部门协作,力争做到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互匹配。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促进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听取民意、吸取民智,使群众由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决策,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相互合作,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嘉峪关市环保局)

完整内容请下载:嘉峪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