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的创新工艺介绍


太阳能低温复合膜干化
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将含水率80%~85%的脱水污泥均匀布入密闭的太阳能膜箱内,膜箱上表面为高透光率的太阳能低温复合疏水膜,在太阳光照射下膜箱内温度升高,与外界形成一定的温差,污泥吸收热能后实现水分蒸发,水雾在低温复合疏水膜表层冷凝成液态水并流至集水管,蒸馏出水可回用或直接排放,得到含水率低于8%的干化污泥。
干化过程中污泥物料内水分的蒸发与冷凝均无动力消耗,实现节能环保。污泥处理后的干渣含水率很低,可直接用于制造活性炭,性价比较普通活性炭更高。此外,针对一般污泥中含有的寄生虫卵这一无害化处理的难题,该工艺通过复合膜技术,不需添加任何辅助化学药剂,使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物质在密闭的膜箱空间内,被太阳光紫外线有效处理。金山环保利用该技术已在宜兴建立了100吨/天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并已稳定。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工艺流程为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内,污泥首先进行预处理,配置成泥浆并将浓度调整至设计值,然后经过高效预热系统与来自高温反应后物料进行换热,达到反应温度后进入超临界反应装置。在超临界水状态下物料与氧气充分接触,物料中有机质与氧气在短时间内完成氧化反应,反应后产物作为热源给冷物料换热,多余热量可通过蒸汽回收,换热后的产物再经过分离系统实现气-液-固三相分离。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原理为水的临界点是温度374.3℃、压力22.05MPa,如果将水的温度、压力升高到临界点以上,即为超临界水(SCW),其密度、粘度、电导率、介电常数等基本性能均与普通水有很大差异,表现出类似于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超临界水能与非极性物质(如烃类)和其他有机物完全互溶,同时超临界水还可以和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完全互溶,而无机物特别是盐类在超临界水中的电离常数和溶解度则很低。目前新奥环保已在廊坊的污泥处理处置企业自建示范项目中将该技术进行了应用。

热解气化
污泥热解气化技术是将污泥热解气化作为污泥处置的核心技术,以烘干、造粒、尾气处置、废渣利用为依托的系统工程。该技术工艺流程为:与处理后的污泥经过低温烘干,去除污泥表面的附着水及内含水。烘干后的污泥在热解气化之前完成造粒,制成棒状或片状的均匀颗粒,烘干废气进入气化系统,造粒后的污泥进行热解气化,污泥中的有机物被气化成可燃气体,无机物以残渣的形式排出。可燃气体燃烧处理,可以利用能量,同时将有害物质转换为烟气,干净的热解气供应给发动机或者燃气轮机;热解出的固体残渣性能稳定,可耐强酸腐蚀,而重金属被固化在内较难析出,由于其容易湿润,所以出渣装置需配备防堵塞措施。
 

图1污泥热解气化工艺路线图

热解气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已有应用,并被誉为“第三代垃圾处理技术”,目前已有桑德集团、神源环保(神雾集团)等一批企业进入垃圾热解气化领域。与生活垃圾相比,污泥的热值相对较低,后端资源化、能源化的处置方式或从成本经济的角度考虑,有所阻碍,热解气化技术在污泥领域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技术是在污泥堆肥的基础上引入蚯蚓,蚯蚓以合适的营养物质作为食物源,最终以蚯蚓粪便的形式排出,其利用原理主要包括:蚯蚓体内分泌物的化学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研磨消化等物理作用。
该技术利用蚯蚓的特殊生态学功能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加速有机物分解,并使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蚓种、温度、碳氮比( C/N) 、物料含水率、调理剂等。
 

图2 蚯蚓堆肥技术流程图

© 2008- 污水宝版权所有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不良信息举报
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