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低浓度含砷含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5-3-24 9:27:59

污水处理技术 | 汇聚全球环保力量,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近年来,随着矿山采矿、矿物加工、燃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排放到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氨氮的含量已严重超标。砷化合物(三价砷化物、五价砷化物等) 的毒性很大,它们能与人体细胞酶系统中的巯基(SH-) 结合,形成稳定的环状络合物,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1]。氨氮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水体中过量的氨氮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发黑变臭引起水质的恶化[2]。

在工业上常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3-5];对于氨氮废水的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工业上一般采用吹脱法[6]和蒸汽汽提法[7],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常用的方法为生物法。本实验采用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寻求合适的改性方法以达到对砷和氨氮的同时去除。

1 实验材料

(1) 模拟废水的配制。本实验用水为实验室配制的两模拟废水,一模拟废水含砷10mg/L,另一模拟废水含氨氮200mg/L,置于冰箱中避光保存。

(2) 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本试验粉煤灰取自江西某电厂。用自来水对粉煤灰淘洗4~5 次,沉淀,除去泥沙等机械杂质后,将粉煤灰放置在烘箱中,105 ℃下烘24 h,过200 目筛备用。

(3) 粉煤灰改性方法有: ①NaOH 改性/FeCl3改性: 取50 g粉煤灰,加入4 mol/L 的NaOH 溶液/0. 1 mol/L 的FeCl3溶液250 mL(固液比1∶5) ,80 ℃下水浴恒温振荡4 h,取出后水洗至中性,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105 ℃烘干,制得NaOH/FeCl3改性粉煤灰。②NaOH+FeCl3复合改性: NaOH 改性粉煤灰,再用FeCl3改性方法进行改性,制得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煤灰。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改性方法的处理效果。不同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对砷和氨氮的效果如图1。

由图1 中可知: 未改性粉煤灰对砷和氨氮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吸附效果不佳; NaOH 改性粉煤灰对氨氮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砷的去除效果比未改性的有所降低; FeCl3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效果和未改性的相比几乎没变,且直接经FeCl3改性的粉煤灰对砷的去除率不高,而复合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砷的去除率有很大的提高。分析认为,粉煤灰先经NaOH 改性后,阳离子的交换量有所增加,再经FeCl3改性后,铁离子更容易吸附在经NaOH 改性的粉煤灰表面。复合改性的粉煤灰和未改性的相比,砷和氨氮的去除率都有所提高。因此,后续实验均采用复合改性的粉煤灰。

(2) 不同改性剂浓度的处理效果。复合改性的粉煤灰中,不同浓度的FeCl3对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如图2 所示。

由图2 可知: 随着改性剂FeCl3浓度的增加,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当其浓度高于0. 1 mol/L 时,砷的去除率基本达到稳定; 而氨氮的去除率却随FeCl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分析认为,复合改性的粉煤灰中,铁离子会覆盖在粉煤灰的表面,因铁离子会和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物被粉煤灰吸附,因此砷的去除率会随铁离子浓度而增加; 而氨根离子和铁离子均为阳离子,复合改性后的粉煤灰中,铁离子很可能占用了铵根的吸附点位,导致铵根离子的去除率有所下降。

(3) 复合改性粉煤灰除砷及氨氮性能研究

①不同pH 的影响。模拟废水中含砷5mg/L,含氨氮100mg/L,复合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20 g/L,室温(25 ℃) 下搅拌1 h,考察不同pH 对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如图3。

由图3 可知: 随着pH 的增大,砷的去除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当pH 超过6 时,去除率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碱性条件下,砷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的结合有竞争作用,导致了砷去除率的下降。在酸性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随着pH 的提高而增大,在pH 为中性时达到高峰后又下降,在pH =8 时又开始上升。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在酸性环境中,存在大量的H+。根据阳离子交换顺序:

H+>Al3+>Ba2+>Ca2+>mg2+>NH4+>K+>Na+>Li+

可知H+ 的交换能力远大于NH4+,与之争夺粉煤灰的活性点位。当pH 为6 时,去除率在45% 左右; 当pH 在碱性范围内变化时,去除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弱碱条件下铵根离子会与OH-反应,所以降低了铵根离子的交换量,随着pH 的增加,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的形式去除,这可能是pH 为9 时,氨氮去除率有所增加的原因。

②复合改性粉煤灰投加量的影响。模拟废水中含砷5mg/L,含氨氮100mg/L,调节废水的pH 为6,室温下搅拌1 h,考察不同的投加量对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如图4。

由图4 可知: 投加量在20 g/L 以下,随着投加量的的增加,砷的去除率的提高较明显,在投加量超过20 g/L 后,随着投加量的继续增加,砷的去除率变化较为平缓,变化幅度较小; 氨氮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投加量超过40 g/L后去除率还在持续增加,说明砷达到了平衡吸附量时,氨氮还未达到。

③混合体系和单一体系初始浓度的影响。调节废水的pH为6,复合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为20 g/L,室温下搅拌1 h,考察单一体系和混合体系下初始浓度对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如图5 和图6。

从图5 可知: 当砷的初始浓度低于2mg/L 时,混合体系中氨氮的去除率高于单一体系下的去除率,说明此时少量的砷促进了改性粉煤灰对氨氮的吸附; 当砷的初始浓度较高时,混合体系中氨氮的去除率低于单一体系下的去除率。从图6 可知:在单一体系下砷的去除率比混合体系下的高。

分析认为,由于物理吸附不存在选择性,在吸附点位一定的情况下,混合体系中两种污染物的吸附量会低于单一体系,所以相应的去除率也低于单一体系。

 

废水中含砷2mg/L,含氨氮50mg/L,经过复合改性粉煤灰的处理后,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 33% 和82. 48%,出水已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砷和氨氮的排放要求。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3 结论

根据模拟废水中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与其它改性方法相比,NaOH+FeCl3复合改性的粉煤灰对两种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改性剂FeCl3的浓度对砷的去除影响较大。废水中含砷2mg/L,含氨氮50mg/L,复合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为20 g/L,废水pH 为6,搅拌1 h,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 33% 和82. 48%,出水已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砷和氨氮的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