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
生物法除铅大都通过生物吸附,利用某些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殊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铅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的分离达到去除的目的。已经发现:细菌、真菌、藻类以及一些细胞提取物都具有吸附金属离子的能力。王亚雄等对细菌吸附的特性研究发现,细菌对Pb2+的吸附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细胞表面的络合,在3min内吸附量达总吸附量的75%;二是向细菌内部缓慢的扩散过程。胡罡等研究了选用适当的包埋技术对龟裂链霉菌菌体进行固定,以制得Pb2+生物吸附剂用于含铅废水处理。颗粒污泥是另外一种方法,其生物吸附与化学机制是除铅的主要作用机理并初步显示了颗粒污泥内部的深层次生物与化学效应对除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韩剑宏,倪文等利用实验室UASB装置培养好的颗粒污泥进行的除铅实验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对含铅试水中的铅具有高效的去除作用。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在初步优化的污泥加入量,pH值和沉降时间等条件的组合下铅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99.9%,在比较经济的组合条件下铅的去除率可达到95%。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活性污泥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王士龙等利用活性污泥对含铅废558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pH值控制在4~9范围内,ρ(Pb2+)小于100mg/L,铅与活性污泥的质量比为1∶300时,铅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其它酸度范围去除率均较低。利用植物治理铅污染的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根系(或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铅的方法。西班牙RioTinto河口受当地采矿业影响,水体和底部沉积物被Pb污染,对该河口的海草分析发现,海草中富集了1800M的Pb。陆键键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发现,滩涂植物芦苇和海三棱草对Pb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而且地下部分Pb的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但目前利用植物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比较少,尚需挖掘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