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海滨的旅游旺季尚未到来,鲅鱼圈已经游客如织。不能下海游泳就先看河。红海河、二道河、沙河、熊岳河,条条河河水清澈,道道岸郁郁葱葱。绘出这一幅幅美景的"调色板",是污水处理厂。
营口开发区(鲅鱼圈)污水处理厂2005年10月动工,采用德国污水处理生化工艺技术,设计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5万吨。一期工程主要是截流干管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2007年启用。今年6月30日二期工程投产运行。在营口市老边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盖州市、大石桥市、营口开发区熊岳镇、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共有7座污水处理厂在建,其中沿海产业基地有2座。这7座污水处理厂年底前都将投入使用,加上2006年就开始运行的营口市西部污水处理厂,再加上已投入使用的产业基地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营口将有10座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超过20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5万吨,远远超过实际日用水量。
响水河有13公里流经熊岳镇,这一段被称为"熊岳河"。过去,沿河企业虽然也对产生的工业污水进行特殊处理,但处理后的污水只能排到河里,生活污水更是直接排放,造成熊岳河污水横流、垃圾遍布。熊岳镇建设环渤海首个乡镇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为熊岳河改造创造了条件。营口河流众多,仅流经城区的较大河流就有20多条,因为有了污水处理厂,9条大河进行了改造,沿岸绿化面积超过5000亩,既美化了城区环境,又实现了对河流的生态治理。
近年来,虽为环渤海新兴投资热土,营口却拒绝了十几个无法解决排污问题的大项目,这些项目拟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去年4月20日,大辽河污染大户营口造纸厂停产整顿。目前,营口只要有工业污水排放的工厂,都有自己的工业污水处理车间、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均达标。
去年以来的监测结果显示,营口市出境断面水质明显好于入境水质。
减排能力也是投资环境
"不让污水入海流"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是民生形象,是环保形象,也是招商引资形象。
污水处理厂不是形象工程,像土地、区位、资源一样,它是投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硬件。全国都在践行科学发展观,项目落户一个地方,投资者要考虑的不仅是用水供电,尤其要考虑项目产生的垃圾怎么排放、污水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算项目落地了,也无法"可持续发展"。
营口在土地、港口之外创造了一个新优势: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超过实际用水量。今年上半年,营口开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88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0项,这和营口即将形成的充足减排能力有直接关系。(记者高汉雷)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