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汤池镇地处巢湖西大门,是巢湖的上游,其生态保护情况直接影响着巢湖的生态状况。昨日,记者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汤池镇了解到,为保护巢湖生态,这个4.8万人口的小镇将建污水处理厂。目前,该镇利用天然河滩形成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措施,也受到了省人大及省环保厅专家的肯定。
所谓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指利用该镇马槽河的天然河滩再加以水草等绿色植物对污染物进行过滤吸附。据庐江县环保局总工程师黄治祥介绍,汤池镇每天有2000~3000吨污水通过管道进入目前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在沉淀池进行第一步过滤。“被截流进入污水沉淀池的污水随后进入由河滩和水草组成的湿地,而整个环节分为三级跌落。”黄治祥告诉记者,河滩的沙地会对污水进行过滤,而水中的微生物通过逐级跌落,自然与氧接触,从而消耗水中的有机成分,而在之后的两级跌落中,水草也能消耗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被有效降解、吸收和转化,处理效率能达到60%,臭气熏天的污水在出水处就成了汩汩清流,进入汤池镇的马槽河。”据检测,进入湿地的污水COD一般在150~200mg/L,而出水的COD则基本保持在40mg/L,有了明显改善。马槽河周围居民介绍,自从使用生态湿地处理系统以来,原本脏臭不堪的河水改头换面,加之周围绿化的作用,河道已然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过,利用天然河滩而进行的生态湿地污水处理措施,只是污水处理的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建污水处理厂。”据了解,汤池镇的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已经申报。(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吴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