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厦门将应用“岛村模式”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发布时间:2009-10-14 10:15: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清水不进村,生活污水不进河流”,在厦门的大多数村庄,这种名为“岛村模式”污水处理方法即将被应用。这是记者从厦门市环保局了解到的。

    何谓“岛村模式”?市环境保护科研所所长焦卫东说,就是山上的泉水、雨水不进村庄,不让人直接饮用。村子里的生活污水经治理后,要么回用,要么外排,基本实现污水的零排放。

    我市目前有400多个行政村。根据规划,到2011年,60%的农村要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昨日,市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许亚品透露,摸底结果显示,我市大部分村庄的污水治理适宜采用“岛村模式”。目前,每个村庄都制订了相关治理方法,并已进入实施阶段。

    “这种治污方式耗资小、见效快,维护成本低,实现起来也并不难。”焦卫东说,在村庄的外围,修建排洪沟或排洪渠,将山上下来的水流挡住、引开。“挖一条沟就行了”。汇集的水最终流向河流或者水库,使得整个村庄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岛。同时,还要想办法根据地势走向,将整个村子的生活污水导到一个地方,便于处理。这同样需要依靠沟渠。目前,很多村庄都有这样的沟渠,只需稍加改造。

    焦卫东说,采用这种模式,村子里七八成的生活污水会得到处理。剩下的二三成,可以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得到净化。

    许亚品说,分散的村庄基本采用“岛村模式”,并结合流域治理加以整治。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以保存对农作物有利的成分,用于农田浇灌、引污上山。好处很明显:让人们吃到绿色食品的同时,又减少了化肥对河流的污染。

    “而列入建成区的,争取雨污分流,并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管理”,许亚品说,有经济能力的村庄则可采用土壤快渗、结合人造湿地等方式治理污水。来源:厦门晚报 作者:记者 高金环 实习生 李秋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