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台州长潭水库54个周边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发布时间:2010-2-15 16:31:1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长潭水库沿库沿溪共有54个行政村,目前,这一圈的污水治理已经全部完成。”黄岩区环保分局局长沈君林接着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未来三年,我们的目标是库区内的181个行政村。

  对于长潭水库,台州人有着深厚的恋母情结。她是台州最重要的饮用水源,担负着市区和温岭市、玉环县200多万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及104.27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爱护水库,开展水环境保护,就是爱护自己,保卫我们饮用水的健康和纯净。

  污水治理的“三大法宝”

  2007年,长潭水库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始试点,2008年,正式推进,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第一阶段,对最关键的54个周边村率先进行治理,同时提前完成库区内102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

  都是污水处理,却不能搞“一刀切”,对付生活污水,黄岩区环保分局有建污水处理厂、造湿地、建生态厕所这“三大法宝”。

  宁溪镇集镇污水处理厂是最早兴建的,3年下来,日处理500吨废水的一期工程目前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08年,库区上游的富山乡鞍山村、上郑乡上郑村、上垟乡上垟村、屿头乡沙滩村、平田乡天灯垟村先后开建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并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内3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目前该项工程已处于待验收阶段。

  “污水处理厂是人工方式,湿地虽说是人造,走的却是‘自然净化路线’。”沈君林表示,家庭污水大致有三类,洗涤用水、厨房用水都能直接进入污水管道,但化粪池水要先入厌氧池,进行发酵,再去人造湿地里走一遭,经过湿地对有机物的一番降解,就能废水流入,净水流出。去年,北洋瑞岩溪入库位置建设大型生态湿地试点先行启动。目前,库区内已有102个行政村建成了130多个湿地终端。

  建生态厕所是为小型村、偏远村量身打造的。有些零星分布的村庄,距离湿地较远,又很难接通排污管道,加上村里外出人员众多,往往只剩几十人留守,黄岩区环保部门按每10-15户设一个卫生公厕标准,已对4个村的生活污水采用生态公厕模式进行治理。

  治水,不单单和水打交道

  水质保护,不能光盯着水,还要管天、管地、管排放。

  据了解,长潭水库上游有32014亩水田,每亩使用氮肥约15公斤、磷肥约11公斤、农药施用量约0.6公斤,按化学氮肥流失率20%、磷肥流失率5%估计,每年约有9.6吨氮和1.76吨磷进入长潭水库。农业面源污染,威胁着长潭水库的水质。

  近年来,库区内的农业生产结构正在悄然变化。种水稻的少了,种水果、蔬菜的多了。黄岩区环保分局生态科技术人员介绍,水稻是种在水田里的,农药、化肥随着水流,大量进入水库,水果、蔬菜虽说也要施肥、打药,用量也差不多,但它们更多地被挥发,或是滞留土地。

  去库区一带的村庄里转上一圈,你会发现这里的农村很清洁。从2006年开始,库区五乡两镇范围内新建了5个垃圾中转站、919个垃圾收集点、1670个果壳箱,其中有125个村庄建立了清运保洁队伍,配备保洁人员196个、保洁车辆164辆。沈君林还说到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塑料袋,村民也会洗一洗,晾干再用。“不管是节俭,还是环保,至少不乱丢垃圾。”

  此外,黄岩区环保分局还关停企业3家,取缔水上饭店1家、餐饮企业6家、农家乐旅游点1处、规模养殖场1处、小冶炼2家和小炼油1家,限期治理企业44家;拆除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在库区内,含磷洗涤剂也遭到全面封杀。

  提升优质需要大清淤

  “长潭水库藻类爆发是迟早的事,从长远看,必须进行大规模清淤。”自2003年起,长潭水库水质基本符合饮用水源功能区要求,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总磷、总氮等个别指标超Ⅱ类水质标准,其他指标均能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沈君林表示,以上治理外污的手段,都是在尽量维持目前的水质,只有彻底清淤,才能明显提升水质。

  长潭水库建库50余年,蓄水46年,已处于水库老龄化阶段。按常规,水库应每隔10—15年进行一次清淤,但长潭水库从未进行清淤,库底累积了大量含有营养物质的淤泥,以及悬浮于淤泥表面的藻类残体和有机质。

  每年的5月25日至6月底,长潭水库周边风光正美,库水水质却是最糟。因为在23—28摄氏度的环境中,藻类大量繁殖,长潭水库总磷和总氮监测指标超标,PH值也跟着上升,同时水体透明度下降,这些都是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前期状态。

  “这些内污是长潭水真正的敌人。”沈君林估算长潭水库库底淤泥约1000万方,清淤费用需要4亿—5亿元。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周霜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