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孙文国今天上午做客12319热线,现场解答市民关心的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水质监测问题。记者采访获悉,年内将完成25个供水低压片区的升压改造,从而实现城区无供水低压片区。
孙文国介绍,为积极应对南部地区水源短缺局面,经市政府批准,我市今年初启动了济西应急调水工程。目前,除过京沪铁路桥节点外,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月底可全部完工。届时,可将济西水源地的水调入市区管网,经八里桥水厂加压调节,送入南部缺水区域,城区日可增加供水能力10万吨。
去年4月,市市政公用事业局申报的国家水专项“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得到国家水专项办正式批复,从而使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项目正式落户济南。该项目现正加快推进,确保今年上半年启动对鹊华水厂的工艺改造,下半年启动对玉清水厂的工艺改造。两水厂工艺改造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污水处理四厂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具备了送水条件,计划4月份正式调试运行,日可处理污水3万吨。视污水处理四厂一期运行情况,我市将适时启动四厂3万吨/日的二期工程,使得四厂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孙文国表示,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已启动污水处理三厂二期建设研究,争取明年正式动工,二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完工后将使得三厂总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日。为填饱污水处理厂的“肚子”,我市今年初已启动污水全收集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二环路以内城区的污水全收集工作。
在连续两年完成40余个低压片区改造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将对剩余的25个低压片区进行改造并计划年内全部完工,使得城区基本消灭顶楼自来水水压小或无水现象。今年年底前,我市还将建成数字供水系统,实现对城市供水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还将尽快启动东部水厂及长孝水源地调水工程。其中,东部水厂将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东湖水库和东联供水工程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20万吨/日。东湖水库去年12月31日动工,工期30个月,其水源为南水北调工程调来的长江水、淮河水。这意味着,济南人很快将实现同饮黄河水、地下水、长江水和淮河水的局面。本文来源:济南日报 (记者马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