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广州恶补污水处理 到2020年将建成72座污水处理厂

发布时间:2010-5-27 10:48:5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未来十年,广州将恶补污水治理的历史欠账。本报记者昨日从珠江水利委员会独家获悉,《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以下简称《污水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已完成。

预计到2020年,污水处理厂数量将从现在的14座猛增到72座,日处理能力从现在的200多万吨提升到1000多万吨,整整扩容五倍。届时大部分城市污水都将收进污水管道,不再污染江河。

环评认为,新的污水规划将有利于改善广州的水环境质量,但会对大气环境、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资源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均可通过采取合理措施降到可接受程度。

治理污水总规过期 新规划环评已完成

到2020年广州将建成72座污水处理厂,按照1670万人口的承载力计算,达到每天可以处理1035.1万吨污水,也就是说未来广州每天可处理5个白云湖的污水量。

早在1988年7月,市政府就由当时的市政管理局会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制订了《广州市市区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即“88污水总规”。但该规划年限为2000年。随着城区面积扩大,老的污水规划已不能适应近年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求,亟需制定新的污水治理总体规划。

昨日,南都记者从珠江水利委员会独家获悉,《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以下简称《污水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完成。

《污水规划修编》明确,到2020年广州将建成72座污水处理厂,按照1670万人口的承载力计算,达到每天可以处理1035.1万吨污水。而广州城区最大人工湖白云湖不过200万立方米的容量,也就是说未来广州每天可处理5个白云湖的污水量。

据统计,未来实施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共需占用土地资源面积788万平方米,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用地总面积近四成。

污泥填埋易污染地下水 环评建议论证污泥填埋合理性

环评报告特别指出,若污泥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则存在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

从环评报告中可发现,到2020年,广州将有10座污泥处理厂,全市日处理污泥能力达到1240吨。其中中心城区主要有北部水泥厂污泥处理厂和大沙地污泥处理厂两座。《规划修编》推荐的污泥处置方案包括污泥焚烧制水泥、运至电厂与煤掺混焚烧、污泥填埋等措施。2020年,中心城区污泥稳定化率要达到90%,其它城镇地区污泥稳定化率达到50%.

值得注意的是,环评报告特别指出,若污泥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置,则存在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环评建议在下阶段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时对污泥卫生填埋的合理性进行进一步论证,优化比选污泥处置方式,以尽可能减少对地下水威胁和对其他环境的影响。

2020年中心城区 九成实现分流制

广州市中心城区规划2010年分流制区域约占15%,2020年分流制区域达到90%,也就是说十年后广州中心城区九成都要实现雨污分流。

未来,广州将坚定地走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所谓雨污分流,就是雨水和污水分别修建管道排放,可减少城市污水处理量,而汛期雨水排放也将更加顺畅。据《污水规划修编》,广州新建、扩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将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

目前,广州大部分城区还是雨污混流,广州市中心城区规划2010年分流制区域约占15%,2020年分流制区域达到90%,也就是说十年后广州中心城区九成都要实现雨污分流。据悉,广州地下排水管网密如蛛网,错接漏接现象给雨污分流改造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记者从广州市政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中获悉,以石井河流域为例,居住小区共有109个。其中按照雨污分流建设的小区为72个。但由于混接现象的存在,实际达到雨污分流的仅有28个。而石井河流域的44个城中村基本都是雨污合流。到2012年,仅石井河流域就要修建163公里污水管道,33公里的雨水管道。

防止雨水溢流污染 加粗排水管建调蓄池

广州将选择澳口泵站、荔湾泵站、西濠涌泵站和东濠涌泵站配套建设调蓄池,探索调蓄池的建设经验。

今年以来,强降雨给广州带来严重的水浸困扰,特别是在雨污合流的区域,当雨水流量超过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时,就会有含有污水的雨水溢流倒灌,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成为威胁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隐患。

《污水规划修编》明确要采取工程措施削减初期雨水溢流污染,包括提高合流制排水系统管道口径、建设调蓄池、加强对管道沉积物的清理等。广州将选择澳口泵站、荔湾泵站、西濠涌泵站和东濠涌泵站配套建设调蓄池,探索调蓄池的建设经验。

■环评建议

22个污水厂排放口规划于饮用水源保护区

珠江水利委员会出具的环评报告强调,应调整迁出

南都讯 珠江水利委员会出具的环评报告还对《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提出了规划调整建议。其中特别强调,部分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地,应该调整迁出。

污水污泥处理要远离水源地

经统计,在未来十年的广州污水处理规划建设中,共有22个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厂保护范围或新水源污染控制区,这与现行的有关水源保护法规不相符。环评报告建议调整这些排放口位置,将各排放口规划位置迁出水源保护区范围。

环评报告还指出,经调查发现新塘污泥处理厂、新华污泥处理厂、北部水泥厂污泥处理厂3家污泥处理厂位于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这不符合《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议调整这3家污泥处理厂的规划位置。

环评报告建议将新塘污泥处理厂调整到中新污水处理厂内;将新华污泥处理厂调整到狮岭污水处理厂内;将北部水泥厂污泥处理厂调整到花东污水处理厂内。在下阶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着重分析污泥处理厂选址的合理合法性。对于污泥处置方式,环评报告指出,广州市应尽量避免未经无机化处理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

污水处理厂臭气污染可以控制

未来治理污水规划实施,对空气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营运时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恶臭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恶臭污染源中心下风向一定范围内,恶臭浓度随距离中心源的增大而减少。

环评报告指出,实际采样监测证明现有的除臭工艺技术可控制污水厂的恶臭污染,除臭措施使得恶臭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此外,在污泥处理处置中心对污泥进行焚烧的过程中,将产生SO 2、烟尘等常规性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经过净化设施处理后,排入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量较少。

■简介

《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市域范围,包括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花都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规划对象为城乡污水,包括综合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和入渗地下水。规划近期年限:2010年,远期年限:2020年。

规划目标为水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广州市水功能区划复核》的水质要求:流溪河、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及西航道达到Ⅱ-Ⅲ类水质;前航道、后航道达到Ⅲ-Ⅳ类水质;黄埔水道达到Ⅳ类水质;蕉门水道达到Ⅲ类水质;市区景观湖及主要河涌达到Ⅳ-Ⅴ类水质。

广州中心区

污水处理系统

2020年规划分布图

●竹料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12.3平方米

规划人口:17.0万人

规划污水量:5.9万平方米/日

●龙归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43.7平方米

规划人口:33.5万人

规划污水量:13.70万平方米/日

●猎德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58平方米

规划人口:246.4万人

规划污水量:120.19万平方米/日

●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07平方米

规划人口为:73.8万人

规划污水量:43.47万平方米/日

●江高石井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59平方米

规划人口:50.3万人

规划污水量:22.09万平方米/日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89.7平方米

规划人口:167.3万人

规划污水量:73.51万平方米/日

●沥滘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124.5平方米

规划人口:164.0万人

规划污水量:65.04万平方米/日

●西朗污水处理系统

服务面积:54.5平方米

规划人口:63万人

规划污水量:31.57万平方米/日

采写:南都记者 王卫国 南都制图 李勇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