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市环保局了解到,我市新建设的四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全部进入试运行阶段,它们的运行将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6月3日,记者在刚刚投入试运行的喀左县污水处理厂看到,厂区通过A/O+湿地的模式,将入厂的污水COD值由300降到60,达到国家一级B类排放标准。本厂的出水口位于喀左县境内的大凌河主流与西支交汇处,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将极大改善周边及下游的水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据工作人员介绍,A/O+湿地的模式是指城市污水通过地下排水系统进入污水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厂,通过粗、细格栅、沉砂、生化过滤和泥水分离等步骤流入这个即将建成的50亩湿地,在湿地的过滤净化后水质就达到了城市用水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江河。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类排放标准,意味着经过该厂排出的水质接近城市用水的指标,将有效地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目前,喀左县城日排污水量在八千至一万吨之间,而喀左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1万五千吨,这就为日后的城市发展扩建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5月30日开始试运行,现在已经可以处理全城90%的污水,正式运行后可以实现100%处理水平”,喀左县城市污水处理中心主任李冬伟对记者说。
据了解,凌源市、北票市和建平县的三座污水处理厂也在同期开始了试运行。其中凌源市、北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是每日5万吨,建平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是每日3万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与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越来越肩负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任。 (薛小秋) 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