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升级改造暨中水回用工程将于10月10日开工。工程总造价1.8亿元,生物段升级改造采用MBBR工艺,计划于年内完工。届时,济宁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将达一级A标准。
济宁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出水的提高要求,该污水处理厂曾于2007年进行一级B升级改造。其改造方案为,保留原设计AB工艺中的A段曝气池和中间沉淀池,将原B段曝气池改造为厌氧池和部分缺氧池,新建了部分缺氧池和好氧池,形成A+A2/O工艺。尽管此次升级改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能力,但受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等条件限制,污水处理厂实际出水水质远达不到目标要求。
为此,2010年6月,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提出对济宁市污水处理厂再次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以及氮磷脱除功能,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经过多方考察,专家讨证、对比和实验验证等,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普润公司”)的MBBR工艺在济宁市污水处理厂再度升级改造方案比选中胜出。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倩
相关内容介绍:
MBBR技术是通过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内投加生物膜载体—悬浮生物填料,该悬浮填料在曝气混合搅拌作用下,保证废水与生长于载体上的生物膜广泛而频繁地接触,提高系统传质效率的同时,强化生物膜微生物的更新,保持和提高生物膜的活性。悬浮填料与原有活性污泥形成更为复杂的复合式生态系统,大量附着生长在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使生物池中的活性生物量大大增加,在悬浮活性污泥与悬浮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达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能和稳定出水水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