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广西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实现了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但是如何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成为各地有关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不久前,国务院节能减排督查组对广西节能减排督查时,充分肯定了广西在污水处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广西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各项设施,确保年底形成减排效益。据了解,2007年以前,广西只建成投产10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仅为每天77.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1.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08年1月至今年7月底,全区累计投入80.9亿元新建成8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到每天317.3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2%。
今年9月份,随着南宁、柳州两市9个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将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广西已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并成为西部第二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
但是,目前,全区各地污水处理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进水的COD浓度普遍偏低,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的一些辅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理不够规范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减排效益。国务院督查组在广西视察期间,要求广西认真查找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普遍偏低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据当地一些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介绍,存在进水COD浓度偏低,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污水管网目前在很多地方还不能做到雨污分流,特别是一些旧城区,原来的城市管网都是雨污不分流。二是,南方地区很多小区都建有自己的三级化粪池,所以,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的废水COD浓度就会偏低。三是污水收集管网过长,污水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沉淀自净。
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广西的节能减排任务,目前,全区各地建设部门正倒排工期,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扩大污水收集面。环保部门正采取措施,对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项运行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韦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