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讯 到2015年,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实施城区雨污分流以及省级经济开发区、省同意保留工业园区的污水集中治理,基本消除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城市河道的现象。采取就近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处理等不同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在加强城镇治污、完善污水收集系统的基础上,理顺和调整市区排水通道,合理布局尾水通道。到2015年,新建、扩建48座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达41.25万吨/日,同步配套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新增污水收集管网930.3公里;市、市(县级)污水收集处理率分别达90%、8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所有开发区和省同意保留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加强污水处理厂监管,确保稳定运行,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完成脱氮除磷提标技术改造。
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建设。积极研发、推广污泥处置技术和污泥土地利用、干化焚烧处置技术,提升污泥利用处置水平。全市有条件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推广开展污泥无害化处理,辖区各市分别建成1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综合处置示范工程。
推进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江苏双乐化工颜料、江苏金扬子生物工程、兴化锁龙消防药剂等企业中水回用。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建设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积极推动重污染行业工艺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推进环境管理从排污口向环保设施、生产设施延伸。到2015年,工业企业中水回用水量达4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