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胶南城区5条河道景观整治工程,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豆金河模块化污水处理站近日投产使用,比它还牛的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将于年内建成 ,日处理能力5万吨,届时胶南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2万吨。记者16日从胶南市环保局获悉,近年来辖区内不断加大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在城区污水实现“日产日清”的基础上,9个镇、7个村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初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网络。
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用作景观水
“豆金河是胶南主要的纳污河流,沿岸企业排放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让它受到严重污染。”胶南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胶南市将城区相公山河、峄山河、风河、豆金河、大卢河5条河道治理工程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计划两年内实施河道截污、清淤、护坡、景观建设等工程。近日,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豆金河模块化污水处理站投产使用。
新建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斜管沉淀、二氧化氯消毒以及除臭等工艺,确保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注入豆金河用作景观用水。作为配套,这里还将铺设1000米长的污水主管道连接世纪新村等豆金河流域附近污水管道。
几个污水处理大项目陆续竣工
胶南市先后投资近2亿元,建成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利用海王纸业关停草浆生产线后闲置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海清环保污水处理厂。目前,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13万吨,出水水质达一级B排放标准。
“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灵山卫污水处理厂也将在近期建成,5万吨的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年内竣工,城区污水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该负责人说,胶南城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届时将达22万吨。
污水处理设施已渗透到农村
近年来,胶南市不断加大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在城区污水实现“日产日清”的基础上,在9处镇和7个村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初步形成市、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网络。
胶南市先后争取专项资金440万元,在琅琊、宝山、理务关3地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710万元,建成了大场、六汪、张家楼、藏南、大村、海青等6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大场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00吨,是青岛市处理能力最大的农村污水处理厂,胶南建制镇共有9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000吨,胶南也将率先在青岛五个县级市中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全覆盖”。与此同时,胶南市自筹资金先后在隐珠街道北高家庄村等7个村庄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在农村铺开。(半岛都市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项目进展:
胶南市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http://plan.dowater.com/info/2186.asp
胶南市灵山卫污水处理厂:http://plan.dowater.com/info/139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