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天津市三年清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当前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发布时间:2013-8-16 9:13:3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今年是本市清水工程建设的收官之年,作为清水工程核心项目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根据计划安排,清水工程三年内将新建污水处理厂21座,配套建设管网635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8座,新铺设配套管网511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44万吨,预计年底前再完成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13.5万吨。另外,结合本市COD减排指标,在清水工程中增加了15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8座,新增日处理规模6.1万吨;年底前再完成7座,新增日处理规模7.9万吨;同时还将有塘沽南排河等9座污水处理厂实现运行通水。 经过三年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建设,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布局更趋合理,在解决全市百余个人口集聚区、产业园区污水出路同时,为补充河道环境用水,完成全市COD减排指标任务发挥重要作用。

    污水处理厂是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核心,在整个清水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水工程启动以前,本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污水处理空白区多、管网配套不完善、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等问题,给城乡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很大制约。为从根源上治理污水,切实保障新建污水处理厂能够充分发挥效益,自清水工程启动以来,城建、水务、市政、电力等参建部门的通力合作,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

    一是坚持厂网同步。针对以往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网配套不及时、收水范围有限等问题,各参建单位严格遵守一个同步、五个结合的要求,即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同步开展,厂网建设与区域近远期发展相结合,与区域工业布局相结合,与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再生水利用相结合。经过3年艰苦建设,静海开发区北区污水处理厂、港东新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服务产业园区、人口密集区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重目标,为今后建设覆盖全市的污水处理厂网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突出截污治污。为切实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清水工程特别加大了对排污口门的治理力度,通过封堵排污口门,修建截污管道,实现污水截污纳管,有效保障了污水处理厂收纳能力。截至7月底,清水工程已累计封堵排污口门846个,铺设河道截污管网685公里,治理河道81条(段)689公里,已经初步实现了污水收纳、处理及排放的合理流程。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为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管理,本市逐步建立起市、区县、厂三级管理体制,制定出台了《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今年以来,市水务部门开始按月对全市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内容涵盖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出水水质达标率、主要污染物消减效率等主要运行指标,同时将考核结果上报各级政府实现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有效监管。此外,水务部门还通过水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监测,初步实现对中心城区四大污水处理厂的实时监控,为加强监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当前本市清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市各参建部门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确保三年清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按时完成并投入运行,为今后本市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天津政务网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