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3年行动计划”首战告捷。市住建局公布信息称,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建制镇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个,另有9个在建。
“人工湿地”构建乡村美景
一片片艳丽的美人蕉、一丛丛随风摇曳的芦苇……看到眼前的美景,你肯定想不到这里是一个污水处理站。
这个污水处理站位于炎陵县鹿原镇洣西村,由一个个小水池、小绿地构成“人工湿地”,将一股股生活污水变成涓涓清流。
洣西村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经过管网收集,经沉淀、厌氧处理,最后流入“人工湿地”。污水在耐水性植物、微生物、土壤、填料等共同作用下,通过沉淀、植物根系吸附、砂石过滤、有机物降解等程序,水质得到净化。村民们说:“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现在有了‘人工湿地’,又能净化水,还有美景欣赏。”
鹿原镇“人工湿地”日处理污水700立方米,配套管网达2.35公里。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大大降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不仅仅是鹿原镇,炎陵县的三河镇同样也建成了一座“人工湿地”,日处理污水也达到700立方米。
“人工快渗”成为靓丽风景
沿106国道进入攸县新市镇,路边田间,一座座蓝白相间的低矮“平房”,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这些“平房”组成了新市镇的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平房”里建设有快渗池,池内有人工介质和特殊填料,可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吸附、微生物降解,从而净化水质。现在,新市镇千家万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可通过管道汇聚到“平房”,经“平房”集中处理后,污水即可与普通池塘水、河水无异。
“以前,我们都把生活污水随意倒在家门口,一到夏天,就恶臭熏天、滋生蚊虫。”村民刘秀莲说:“自从排污水管接到家后,我们的生活污水全都送到这个大池子里集中处理,现在房前屋后都很干净。”
目前,新市镇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150立方米。
此外,攸县网岭镇、大同桥镇也建有“人工快渗”系统,处理能力分别达到120立方米/天、150立方米/天。
所有建制镇均将实施 污水处理
在建制镇里,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统一收集,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最终流入江河。去年12月31日,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称,通过“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3年行动计划”,上述场景有望实现。
我市城区、县城目前已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而在乡镇一级,污水处理设施仍极度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流入江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我市现有建制镇65个,除去县城城关镇及城区建制镇外,有建制镇54个。根据“3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54个建制镇均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从而实现5县(市)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目前,54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均已完成选址,炎陵县三河镇、鹿原镇和攸县网岭镇、新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6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株洲县淦田镇、朱亭镇,醴陵市石亭镇、白兔潭镇,攸县皇图岭镇,茶陵界首镇,炎陵县水口镇、沔渡镇、十都镇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株洲网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