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乐清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二阶段续建主体工程建设完工

发布时间:2014-1-27 10:44:2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生活用水量日益增加,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水量也不断增加,虹桥片区河道同样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虹桥片广大群众强烈要求尽快启动虹桥片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2010年9月21日,虹桥片区人民期待的虹桥污水处理工程终于迎来了开工仪式,标志着我市在环境保护、减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上又迈出重要的一步。
    污水处理厂工程2010年10月10日开始打下第一根桩。经过一年的全力奋战,克服软土地基处理、淤泥开挖外运等技术难题,于2011年10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设备安装。同年12月份开始单机调试,并同步开始生态塘进水,到2012年1月下旬,生态塘蓄水量已达32万立方米,同年2月开始设备联动调试和内部试运行,同年5月3日工程通过构筑物预验收,同年6月19日水处理厂一期建设项目通过市环保部门试生产现场验收。同年7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2012年12月28日完成工程竣工验收,2013年10月通过市环保部门组织的专项环保验收,现运行状态稳定,日处理污水达1.3万吨,为我市的减能减排、“区域限批”解禁、虹桥片的生态环境改善发挥来了重要的作用。
    污水管网工程同步厂区工程启动,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虹桥镇、淡溪镇、石帆街道、天成街道二、三级收集管网建设已全面铺开。在建设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到污水能收尽收,雨污分流。
    至2013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额25260万元,累计建成各级管网241.5公里,其中一级管网10.5公里,二、三级管网231公里;建成虹3#、合兴工业园区、石帆工业园区、蒲岐等多座泵站并投入运行。
    虹桥地区河道纵横,绿树成荫。当前我市正在大力开展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环保部门应抓机遇,抢进度,全力以赴推进虹桥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虹桥片区污水处理工程抢进度
    在创模工作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为创模工作增添了正能量。“7所学校绿色创建有特色、有思路、有亮点”这是2013年在省级绿色学校创建考核验收会上的专家的点评。
    近年来,市环保局在上级环保部门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坚持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探索创建绿色学校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走特色创建道路,使我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又有9所学校要参加温州市级和乐清市级绿色学校创建。目前,获乐清市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共有80所,温州市级的有37所,省级绿色学校有16所,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其中去年省级绿色学校创建率达百分百。
    由省环保厅、省文明办联合举办的第六批省级绿色社区创建中,丹霞社区荣获了省级绿色社区称号,2013年我市还有7个社区参与温州市级、乐清市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有省级绿色社区3个,温州市级绿色社区3个,乐清市级绿色社区6个。今年我市将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在绿色社区中大力推行无纸化电子台账。在交流会上,环保部门从台账信息的收集、汇总着手,详细讲解了无纸化电子台账制作的要求,并针对各社区前期在台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很多社区表示,结合省绿色社区及家庭考评指标,积极探索社区家庭生态建设标准及方法,深化绿色社区和家庭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以社区低碳教育馆、楼道文化和宣传栏等形式,建设固定环保宣传阵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逐步养成良好的公共环境道德。组织开展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家庭碳排放调查、社区碳汇林建设、社区废品银行等3个以上低碳项目建设。
    由市妇联和市环保局联合举办的绿色家庭创建中,创建省级绿色家庭28户,温州级42户,乐清级57户。近几年,随着人人参与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绿色价值观念、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秀家庭,为助力美丽乐清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市妇联、环保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推动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对36户“绿色家庭”进行了表彰。
    几年来,通过绿色系列创建的有益实践,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不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改善了学习、生产和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市民、家庭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形成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风气,推动了社会进步。下一步环保部门将联合社会部门单位、各阶层以及社团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在我市绿色学创建中推广生态文明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家庭创建,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创建省级模范城市增添 “正能量”。
    市河道综合整治办公室成立于2013年4月,紧紧围绕“协调推进、编制规划、紧抓工程、巡查整改、两河考核、宣传教育”六方面开展工作。
    该办严格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大力实施“661工程”。
    推进河道护岸整治工程,主要是开展以镇街为业主的护岸整治工程;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抓好样板段的建设,以金银溪、乐琯运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由该办牵头,联合水利、环保、园林、农林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镇、街(涉及乐成街道、城南街道),完成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确定黑臭河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城东街道的后所菜场河和乐成街道的马路渎河两条黑臭河投入100万元,开展约1400米的水环境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通过人工增氧、生物降解及水生植物修复等方式,重构生态系统,恢复水的自净能力,使河段水质污染物削减。目前,后所菜场河施工基本完成,逐步跟进水质监测。
    该办还开展巡查整改以增强实效。
    2013年,乐清市河道综合整治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单位的帮助下,落实督查考核成效显著。5月9日河道办从市生态办接过“两河”牵头考核工作。按照上级的部署,我市在4月底已基本完成86条垃圾河的整治任务。至7月底,该办出动40人次,开展了4次全市“两河”牵头考核工作,督促各镇街完善“两河”整治台账,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建立实施河面保洁制度,奖惩结合,探索创新考核方法。“两河”的考核成绩在温州市排名中由4月份末位跃升至首位。
    营造氛围取得长足进展。该办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预计投入73万元用于2013年度的宣传。目前已完成73万元投入,开展了6次大型宣传活动,如“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浙江卫视“寻找可游泳的河流”节目、“河流让生活更美好”等。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乐清市河流环境保护协会”。另外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展公益广告播放、出租车LED标语宣传等,希望通过多样、大力的宣传,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整治氛围。
    河道整治大力实施“661”工程
    乐清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近几年来,乐清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活跃时期。2012年,乐清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了599.0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47323元。但老百姓在感受乐清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并未感受到幸福指数的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乐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前乐清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转型升级较慢、布局不合理,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客观因素,使得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因此,开拓创新制度、机制和政策已成为乐清“创模”工作需要突破的重大挑战。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首先必须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所以乐清下一步的创模目标是浙江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共有17项硬性指标任务,它包含了污染物减排、节能降耗、水(声、气)环境质量、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等各方方面面。
    随着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日渐完善,乐清创模的相关工作与规定的指标要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这体现了乐清“创模”的时机越来越成熟。目前,乐清“创模”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短期内完成难度较大的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指标。
    尽管当前全市正大刀阔斧地开展旧城、旧村改造及河道整治,部分水体乌黑发臭现象有所改善,但从总体范围看,由于涉及面广、污染因素复杂等方面的原因,治理效果显得相对较慢,平原河网水体污染仍较明显。由于水体水质的改善需要一个过程,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活污水截污率和集中处理率、加强工业污染的监管力度以及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率,是一种最佳的途径。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也是我市“创模”的一大软肋。我市虽然建成了城东蛎灰窑、大荆蒲湾两个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了垃圾无害化的处理,但在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等具体的细节上离创模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在城市建设工地及道路的扬尘控制、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整治以及环境保护能力和机制建设等其他一些“创模”指标细节上还需我们进一步地去改进,加强工作力度和进程,努力去完善和达标。
    “创模”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携手共创。随着“创模”活动的不断深入,乐清的环境也在一天天地变好,针对创模的各个工程项目也正按相关计划的时间节点紧锣密鼓地予以开展。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二阶段续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将进行通水调试;全市的污水处理工程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地施工;环保产业园区自去年5月份进场开工以来经过日夜奋战现已开始了厂房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预计2014年我市的电镀企业将搬迁入园进行生产;全市垃圾河、黑臭河整治已全面铺开;全市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正加大力度地实施整治;市容市貌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等等。相信通过“创模”,乐清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通过“创模”工作,乐清的市民会对乐清的环境更加满意,同时也会更加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城市。
    天更蓝 山更青 水更绿 城更美
    携手共创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有着极其严格的程序和指标标准,城市人民政府只有经自查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6项考核指标要求且实施完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任务后,才能向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预评估申请,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预评估合格并形成向环境保护部出具的预评估意见后,再向环保部申请考核验收。环保部在实施验收时,只要发现有一项指标内容未完全达到要求,验收就不予通过。“创模”重在过程,重在通过创模确确实实地加强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它是一个政府的发展目标而不是目的,只有过程没有终点,因为即使拿到“环保模范城市”这张名片后,如果发生污染事故或哪一个指标回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国家就会收回这张“名片”。所以“创模”工作永远不可能是一劳永逸,它是一项不断的、持久性的工作。(南京市城市管理局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