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到湖南长沙、湘潭、株洲三地,以“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深入采访。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污水直排问题
湘江是长沙、湘潭、株洲三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为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长沙、湘潭、株洲努力推进管网建设及排污口截留,减少对湘江水质的影响。
湘潭市副市长吴小月介绍,近几年,湘潭市已完成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已全部取缔。
长沙市副市长姚英杰介绍,长沙主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2012年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3万吨/日,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45%提高到2012年的97.29%。
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星沙污水处理厂,一派繁忙的建设场面,扩容提质改造项目正在紧张进行。长沙经开区水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胡祥伟介绍,2012年星沙污水处理厂开始三期建设,计划扩容6万吨,同时提质改造12万吨。整个扩容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将于2014年10月底竣工。出水水质将从目前的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提高到一级A类标准。
“目前污水直排的区域主要在城乡接合部,主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跟不上。”长沙市水务局副局长罗国强说,管网需要道路建设作为支撑。道路建设涉及资金投入、拆迁等问题,难以一蹴而就。长沙市将加快收集管网的建设实施,以2014年10月份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蓄水时间为准,特事特办,解决污水直排的现象。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对水质提出更高要求
“全市整体水质呈逐年改善的态势,到目前为止,全市未发生重大饮用水安全事故。”姚英杰告诉记者。
但是,湘江一级支流浏阳河的水质状况并不乐观。姚英杰说,2012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围堰蓄水,湘江水位高于浏阳河水位,浏阳河的水流不下去,降低了净化能力。在枯水季节,上游来水量减少,支流没有清流补充,长沙城区内浏阳河清污比达1∶2,正常为3∶1,生态恢复功能受到影响。
按照计划,2014年10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大坝将正式蓄水。
在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谢立看来,大坝蓄水在即,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自然净化功能势必有所减弱,如果库区的污染没有得到及时、全面控制,将对库区的水环境、水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吴小月介绍,因上临株洲清水塘,湘江湘潭段也分布着较多的化工企业,再加上长沙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导致湘江水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安全隐患时刻存在。同时,湘潭市处于长沙的上游,库区流速减小,为确保长沙饮用水源的安全,将承担比过去更大的环保压力。
“受自然排水条件、城市和工业布局等客观因素影响,目前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还有排污口。”吴小月说,湘潭市已明确整改计划,除邯郸港、炼铁口和工农闸等3个排污口计划予以保留外,其他6个排污口2014年4月份可全部完成截流。
姚英杰表示,将突出抓好浏阳河城区段治理,投入43亿元,组织实施38个项目,彻底解决浏阳河、圭塘河、捞刀河流域污水直排等问题。
谢立说,如果富营养化的现象不能消除,环保部不会批复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大坝蓄水。只有通过环保部的验收,大坝才能蓄水。(中国妇女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