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江西78家污水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 预计10月底前有15家投入运营

发布时间:2014-4-1 8:31:5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近年来,全省78家污水处理厂中的部分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在政府减排、环保的号召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3月31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获悉,预计在今年10月底之前,洪城环保将完成15家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建设及环保验收工作,使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二期总建设规模为52.8万吨/日

    据了解,78家污水处理厂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收购以来,生产运行情况整体较好,以彭泽、都昌、湖口、全南、临川、泰和、新干、南昌县、樟树、瑞金、于都、宁都等21家为例,平均COD进水浓度在100mg/L以上,污泥浓度在3000—5000mg/L。

    记者了解到,一期采取BOT模式收购了77个县(市)78家污水处理厂,设计为97.8万吨/日,实际移交97.3万吨/日,实际处理约为79.79万吨/日,78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设计规模的82%。

    根据早期78家污水处理厂设计规划,总规模为150.6万吨/日,部分一次建设到位,部分分步建设,除去已投入运营的一期规模,二期总建设规模为52.8万吨/日,分布在53个县(市、区)。根据国家、省、市节能减排的需求,从2012年开始,洪城环保已陆续启动78家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建设。

    1家污水处理厂二期已通过环保验收

    从2012年6月至今,洪城环保在省内已经对15家污水处理厂启动了二期工程的建设(采用BOT模式,由洪城环保投资、建设、运营),主要有乐平、南丰、德安、望城、永丰、都昌等,设计规模为16万吨/日,其中12家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1家污水处理厂通过了环保验收,2家污水处理厂已申报环保验收。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城环保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李秋平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将力争在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对这15家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建设及环保验收工作,使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整体建成之后,江西省的污水处理能力将增加近50多万吨/日,将在目前(97.8万吨/日)的基础上提升近54%。此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而且对改善水环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促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为百姓保护一湖清水有着长远意义。

    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日巡检、周大检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中堡村内,2008年7月该厂通过江西省发改委审批,于2009年7月建成,设计规模处理污水能力为1.5万吨/日,用地54亩,收集污水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近日,记者来到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厂长刘小黄告诉记者,“我们厂于2013年12月完成了二期1.5万吨/日的扩建工程,现全厂处理能力为3万吨/日,出水水质已达到国家颁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刘小黄还表示,为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在洪城环保整体指导下该厂保证了设备“日巡检、周大检”的制度落实,坚持做到了中控值班人员两小时一次运行巡检,实行了设备巡检和运行管理台帐。同时,化验室水质分析的数据每天记录在册。

    相关链接

    污水处理厂运行工艺

    记者了解到,污水处理厂一直以来给人们以神秘的感觉,对其内在工艺不甚了解。据江西洪城水业副总经理、洪城环保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李秋平介绍,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漂浮物、泥沙、重金属、有机物、寄生虫、病毒等物质,由城市污水管网汇集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首先,污水处理厂的第一道工序是粗格栅,间隙一般为20mm,大的漂浮物在这被截留,之后进入提升泵集水井,由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间隙一般为10mm,细小的漂浮物在这里会被去除。

    其次,被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旋流式除砂池,利用污水旋流除砂,除砂后由厂内污水管输送至改良型卡式氧化沟,在这里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吸收转化,微生物在氧化沟内大量繁殖,形成絮状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和水通过出水调节堰门进入二沉池,利用重力的作用分离活性污泥和水,活性污泥进入配水排泥井,其中一部分被回流至氧化沟,另外一部分被输送至脱泥间脱水。

    最后,二沉池分离的上清液由三角堰流入紫外消毒池,污水中细菌病毒被254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其DNA或RNA被破坏,经过消毒后达标的水排入河流,进入水的自然循环。()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