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平湖创新建设污水处理体系打造“民心工程”

发布时间:2015-12-7 8:53:1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近年来,平湖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尤其是开展水环境治理以来,按照治水必须集污、集污必须建管原则,注重城市“里子工程”建设,积极构建污水治理体系,全力打造美丽生态平湖。今年,该市在嘉兴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全年52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建成了以780公里一、二级管道为主干,46座污水泵站为节点的城乡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实现主要居住、工业聚集点一二级管网全覆盖,正在逐步形成以入网为主、就地处理为辅的城乡污水收集处理模式。

  点面结合,构建立体型规划体系

  平湖市从科学规划入手,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先后编制完成《平湖市污水专业规划》、《城市拓展区污水规划》、《平湖市污水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5)》等各类规划,从源头上解决污水入网问题。2013年,结合该市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际,出台《平湖市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三年计划实施方案》,全面统筹市域范围管网建设,确保至2015年末,全市新建一级管网60公里以上,二级管网150公里以上,全面推进三级毛细管网建设。

  在构筑规划圈的同时,平湖市进一步加快建设集污网。各镇(街道)按照“建一线收一片”、“先大量后小量”的收集原则,围绕“镇(街道)建成区、小集镇、农村新社区、污水管网沿线单位”等四方面重点,制定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详细计划,进一步扩大管网覆盖面。目前已全面开展集镇生活污水入网,该市104个农村新社区入网从“零起点”到顺利完成可行性研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管理,保障各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能实现最大化,建成并投运东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万吨,有效实现镇(街道)污水入网全覆盖。

  全程介入,构建精细型建管体系

  2014年3月,平湖市建立由当地规划建设、环保、城管执法、水务集团等部门单位组成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联席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全市城乡污水处理工程、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水、居民生活污水的收集协调推进;商议研究推进中具体问题处理建议方案;负责总结分析前一阶段工作主要成效与不足,对下阶段各成员单位任务明确落实。联席会议自建立以来已召开30余次。

  要想让污水处理工程成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严格监管至关重要。平湖市创新建立“3+4”污水工程质量监管体系,“3”即建立三级监管体系,分别为代表水务集团党委履行监督责任的技术指导组、乡镇营业所及外聘的4名工程师组成的顾问办。“4”即落实四种责任,明确水务集团分管污水工程项目的领导负直接责任,污水公司负终极责任,乡镇营业所负主体责任,外聘工程师负监管责任,确保将污水工程建成“良心工程”、“实用工程”。

  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监理单位的履职能力,通过约谈,对监督不严的情况给予批评和罚款。对多次约谈仍履职不到位的监理单位,内部予以清退。施工过程中明确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全程参与,对工程现场人员、管材使用、施工情况等全程监管。同时前移验收关卡,要求在工程覆土前,先进行闭水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长效管护,构建高效型集污体系

  创新污水治理“回头看”。2014年,平湖市对城区污水治理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雨污合流、水量异常、管道通畅、沿河排污口、窨井及圈盖状况、来水方向异常等问题,排摸发现的283个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对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今年,进一步增覆扩面,组织开展镇街道污水治理“回头看”,共发现各类问题392个,明确责任单位,限期销号整治。

  为了提高污水输送效率,确保污水管道输送的安全畅通,2015年初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3家疏通单位,计划性、针对性地对重要路段逐段进行清疏工作,做到提前排除隐患,全力确保污水管网设施完好、运转正常。今年初以来,共疏通管道10.8公里,清理出淤泥与杂物192吨。

  此外,平湖市还对污水泵站实施提升改造。该市34个污水泵站积极开展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工作,主要对26座污水泵站增设光纤以太网通讯系统和PLC程序优化,对8座污水泵站PLC更换升级、调度中心改造升级、主干通讯网改造升级、增设COD检测仪,便于在线检测污水水质情况。(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此项目建设进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