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精美湘潭项目和水环境治理民生工程——河东第二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河东二污”)项目全线竣工。该项目占地68亩,投资4.8亿元,地上是文体公园,地下是处理工厂,技术车间还是“工业旅游+工业课堂”示范点。当天,我们跟着建设方一起,见到了这个中南地区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走进地下处理车间,共有四层,最深处达-20米,相当于地面的7层楼高。虽然每个工房的大型设备均正在运行,但几乎听不到机械声,也闻不到臭气。“之所以做成全地埋式,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让水体全年处于相对恒温状态,便于生化处理。”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进入进水泵房后,将启动第一个处理工序粗格栅过滤,与此同时,污水臭气将通过收集管道直达除臭系统区,经海泡石掺烧的污泥陶粒吸附降解后便可直排到空气中,这也就是置身厂区也闻不到臭气的原因。污水在流过粗格栅、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生化池、双层沉淀池等后,原污水中的树叶、杂草、生活垃圾、动物毛发、纤维,乃至浮渣、浮油等悬浮物将被全部过滤和生化,流出的水清澈见底。
除了水处理,双轨并行的还有淤泥处理,这也是河东二污“独门技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污水沉淀后的剩余淤泥将被排入脱水干化进行深度脱水,含水率从之前的99.9%直降至40%以下,淤泥直接变成了颗粒状,用于填料陶粒烧制、合成燃料开发、苗木花卉用有机肥等资源化利用。“从淤泥沉淀到淤泥脱水,再到干淤泥的二次开发利用,整个河东二污就如同一座‘两型’科技生产车间,既完成了水体净化,也实现了淤泥废物循环利用。”湘潭环境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后,该项目还将被打造成“工业旅游+工业课堂”示范点和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亮点工程,让更多的人认识湘潭市污水处理的领先技术。(湘潭在线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