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下旬,参加市人大代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的部分代表视察了仲恺大道通行路况和仲恺高新区截污管网建设情况。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市住建局委托第三方对仲恺高新区11条黑臭水体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目前,该区甲子河陈江段、梧村河、马过渡河、西坑河水质无黑臭,氨氮值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其余河涌均为轻度黑臭,主要为透明度及溶解氧不达标。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河涌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部分水体氨氮较高。
对此,仲恺高新区回应,正在进行中的黑臭水体河涌排污口上报销号以及河涌清淤行动预计可于9月30日前完成。同时,沿河新建(或维护)的截污管网工程,预计也可于9月30日前全部完成。
视察现场
金星河整治按计划有序推进
当日,在仲恺高新区金星河截污管网建设现场,施工队伍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施工。金星河目前属于轻度黑臭,计划沿河新建5.45公里管网,目前已完成4.73公里建设;已上报入河排污口14个,已上报销号3个,剩余11个入河排污口待截污管网建设工程完成后可完成销号,销号时限为9月30日;需清淤0.44公里,已清淤0.34公里。
“对于截污管网建设,有计划、有时间节点、有目标任务、有责任区分,我对于该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程任务很有信心。”一名市人大代表说。
部门回复
新增14座临时污水处理设施
活动中,仲恺高新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高绿化介绍,该区高度重视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自今年5月以来,由区委书记吴献民每周组织召开一次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落实情况。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下达给仲恺高新区的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是82.25公里。仲恺高新区根据实际,在此基础上深入摸排、自我加压,确定了9月30日前完成120公里截污管网的建设目标。截至7月18日,已建成76.06公里,其中市政管网约52公里;同步开展和正在推进管网普查修复工作,共普查管网1029.18公里,已清淤234.84公里、44906立方米,修复2.99公里146处。
与此同时,仲恺高新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仲恺第七污水处理厂三期已完成前期手续并动工,累计已完成超过50%的生化池开挖工作;陈江街道2号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项目招标、厂区施工围蔽及部分管网的方案设计工作,已完成配套管网120米。同时,为解决全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新增14座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已完工并投入4座,其余10座均已进场施工,预计可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96万吨/日。
目前,仲恺高新区正积极开展“洗楼行动”。全区已完成排查工作,共需整治企业997家、建筑28896栋,纳入2019年整治范围的有企业997家、建筑12548栋,目前已完成166家企业、2664栋建筑的洗楼工作。
问题整改
加快推进管网清疏整改
仲恺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目前该区水污染防治正在有序进行,但还存在几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污水管网完成率仅65%(按80公里市政管网计算);二是污水管网清疏修复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潼湖、沥林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还达不到要求,第六污水处理厂一二期、第八污水处理厂、潼湖污水处理厂部分时段进水浓度达不到要求;三是河涌两岸已建截污管网目前没有正式通水运行;四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且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设施“吃不饱”的情况仍然存在;六是受征地进度影响,个别河涌截污工程难以推进,严重影响截污进度(如梧村河、水围河、甲子河LED段)。
该负责人表示,该区将从3个方面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各截污管网建设责任单位安排人员全程督促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严把质量关,确保全区120公里截污管网在9月30日前能全线贯通、全面通水、发挥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管网清疏整改,加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进一步加快管网清疏修复进度,着力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达不到要求、“僵尸管”、“断头管”等问题,改善污水直排现状。
三是加快14座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8月底,在排污口不能如期销号、管网未完善和管网建成未能纳入污水厂的地区设置14座一体化设施,先期处理入河污水,改善水质。
代表建议
水污染防治必须从源头抓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对‘确保全区120公里截污管网在9月30日前能全线贯通、全面通水、发挥作用’这个‘9·30’的承诺还是很有信心的。”一名市人大代表说,水污染治理是仲恺高新区的重中之重,水污染防治必须从源头抓起,只有从源头根治,才能一劳永逸。
“治污问题关系到仲恺的生死存亡。”市人大代表、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说,必须把仲恺高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好,不然仲恺高新区就没有了企业容量,没有企业容量,高新区就没有未来。
就如何做好接下来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吴献民提出:一要高度重视水体污染整治工作,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招商引资、吸纳优质企业提供环境资源;二要严格落实好计划和工作任务,对工作目标要心中有数;三要进一步加大河涌整治力度,夯实基础,力求在污染整治和生态管理上再上一个台阶。(惠州日报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