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分类
| 项目组成
| 工程内容
| 备注
|
主体工程
| 露天采矿场
| 开采方式为
露天
开采,
采用凿岩台车、装载机、挖掘机3
台等露天开采,共开采了三座矿化带,分别为Ⅰ、Ⅱ、Ⅲ矿化带。其主要开采矿石为青白玉矿及青玉矿。露天采矿区占地面积为
7
9.41
hm
2
。
| 项目露天采矿场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内容一致,露天采矿区采矿权永久占地未发生变化。
|
辅助工程
| 储矿场(玉石拣选场)
| 储矿场位于露天采矿区北侧,距离露天采矿区9
50m
,实际永久占地
0.95hm
2
,主要为露天采矿区开采玉石矿堆放,后经过人工分选、分拣后运往选矿厂(玉石加工厂)。
| 项目储矿场实际占地小于环评永久占地,环评永久占地为2
.8 hm
2
|
| 废石临时堆场
| 项目废石临时堆场主要为1
号和
2
号废石临时堆场,其中
1
号废石临时堆场位于露天
采矿场南侧,为矿区主要废石临时堆场
,
1号废石临时堆场占地
29.54hm
2
,
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土壤植被均被压覆
;2
号
位
于露天
采矿场北侧,占地23.59
h
m
2
,
为矿区多年前在北坡顺坡堆排形成的
废石临时堆场
,现已不再堆放。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土壤植被均被压覆。
| 项目废石临时堆场实际占地与环评占地变化较大,其中环评废石临时堆场占地为4
.2 hm
2
,项目实际废石临时堆场占地为
53.13hm
2
。
|
| 工业场地
| 工业场地位于
露天采矿场西北侧
,
占地约0.41hm
2
,
有办公设施、员工宿舍、机修车间、库房、停车场及连接道路等。场地原始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土壤植被部分挖损、部分被
压覆
、部分保持原状。
| 项目工业场地实际占地与环评占地变化较大,其中环评废石临时堆场占地为
2.9hm
2
,项目实际工业场地占地为
6.24 hm
2
。
|
| 矿区道路
| 矿区
道路分为进出矿山道路、巡矿道路。进出矿山道路位于矿区北部,总长约4000m
,
占地约2.30hm
2
。巡矿道路位于矿区南部和东部,总长约4600m
,
占地约1.ll
h
m
2
。
| 项目矿区道路占地小于环评占地,其中环评占地5
.4
h
m
2
,
项目实际矿区道路占地3
.41
h
m
2
。
|
| 炸药库
| 项目炸药库远离露天采矿区及生活区域布置,距离生活区域约1
.05km
,炸药库四周采用砖墙隔离,内用消防水池,水池容积5
0m
3
,外侧有消防砂堆积。炸药库占地约
1000m
2
,分两库储存炸药及雷管。
| 炸药库分两库储存炸药及雷管,占地
1000m
2
。
|
| 柴油库
| 柴油采用埋地式双层罐储存,共3
组,每组
3
0m
3
。
| /
|
公用工程
| 供电
| 矿区从国家电网纳赤台变电站接入3
5KV
专用线,用于生产与生活用电。
| 未变化
|
| 供水
| 矿区生活用水从矿点东南约28km
的纳赤台昆仑神泉拉运,洒水降尘用水在离矿区约
3km
的河边用机井泵至矿山,机井单日取水量
1
0
m
3
。
| 未变化
|
| 供暖
| 项目于2
010
投产使用
1
.5t/h
燃煤锅炉,于2
017
年停运,期间使用电供暖,2
021
年
淘汰燃煤锅炉,采用电锅炉供暖。
| 环评中供暖采用1
.5t/h
燃煤锅炉。
|
| 食堂
| 项目食堂采用电灶、油烟分离器
| /
|
环保工程
| 污水
| 项目采用生活污水采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项目无施工废水,其生产用水主要为喷雾车洒水降尘及湿法作业,锅炉排水洒水抑尘。
| 项目实际处理措施优化,环评设计沉淀池沉淀后洒水抑尘。
|
| 废气
| 项目针对露天采矿场废气采取湿法作业,洒水抑尘;于2
019
年燃煤锅炉变更为电锅炉不产生废气。废石临时堆场防尘网苫盖。
| 环评针对露天采矿场废气采取湿法作业,洒水抑尘;燃煤锅炉采用干式除尘器。项目实际淘汰燃煤锅炉,采用电锅炉,不产生废气。
|
| 噪声
| 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维护保养
| 未变化
|
| 固废处理
| 废石
| 根据现场调查,
针对废石,废石临时堆场堆放,废石采取防尘网苫盖。
| 未变化
|
|
| 锅炉灰渣
| 根据现场调查无锅炉灰渣遗留,根据建设方资料,项目灰渣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 环评措施卫生填埋,项目燃煤锅炉于2
010
年-
2017
年运行,2
021
年采用电锅炉,不产生锅炉灰渣。
|
|
| 废矿物油
| 危废库房暂存,并与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签订危废处置协议,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置。
| /
|
|
| 污水处理站废物
| 定期对污水处理占地产生的废物等进行干花,并定期于生活垃圾运往格尔木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 /
|
|
| 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定期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填埋。
| 环评措施卫生填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