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见采购需求
1
项
二、招标需求
1 、技术要求:
1.技术要求
瓜沥镇东片垃圾中转站垃圾压滤废水目前通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直接排放,造成了对周边生态、居住环境的恶劣影响。瓜沥镇人民政府本着对环境、百姓生活质量负责的态度,欲对该垃圾中转站的废水进行分散式单独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后排入附近河域。
该垃圾中转站废水水量为晴天3~5m 3 /d,雨天5-10m 3 /d。水体污染物指标及数值如下表:
表:党山垃圾中转站压滤废水污染情况
序号 |
指标 |
同类水数值 |
本案数值 |
1 |
PH |
6~10 |
|
2 |
CODcr(mg/ L) |
≤20000 |
4500 |
3 |
BOD 5 (mg/ L) |
||
4 |
SS(mg/ L) |
≤1000 |
550 |
5 |
NH 3 -N(mg/ L) |
≤500 |
260 |
6 |
TP(mg/ L) |
≤5 |
5 |
根据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对于排入IV、V类河道,水质必须处理到国家二级标准,即相关污染物指标须处理到下表所示:
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水质指标 |
pH |
COD Cr |
BOD 5 |
SS |
NH 3 -N |
TP |
色度 |
动植物油 |
设计值 |
6-9 |
100 |
30 |
30 |
25(30) |
3 |
40 |
5 |
实行清污分流,污水单独收集,与雨水彻底分开。
加强源头管理,污水处理达到约定国家二级标准后排放。
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后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处理能力设计留有余地,有较大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处理工艺成熟+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平面布局紧凑合理,使用功能明确。
注重垃圾中转站内交通与运输,不影响周边环境。
设备、材料选型质量上做到经久耐用,技术上符合设计规定参数,运用德国先进的电催化氧化技术与设备,设备的配件上尽可能选用国家、国际知名品牌以保障设备稳定性,特别注重售后质量服务。
1.2.1.2 设计执行规范、依据要求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其它相关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2006
《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20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9、《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ZBBZH/CW
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J50191-2012
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T191-2008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3、《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CECS86:96
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1.3.1.3 设计范围要求提供从中转站沉淀池污水提升泵至电催化氧化,后AO,最后至MBR池为止的工艺、土建、给排水、电气控制以及污泥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具体包括:
处理工艺设计和构筑物、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相关废水处理管道、设备的选择及设计;
处理站内所有动力设备的配电、控制及保护。
2.工艺设计 要求 2.1.2.1 工程规模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确定本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0m 3 /d。
2.2.2.2 水质分析参照同类废水水质情况,本项目综合废水污染物指标详见下表:
项目综合废水污染物指标
序号 |
指标 |
同类水数值 |
本案数值 |
1 |
PH |
6~10 |
|
2 |
CODcr(mg/ L) |
≤20000 |
2000,高级氧化后840 |
3 |
BOD 5 (mg/ L) |
高级氧化后470 | |
4 |
SS(mg/ L) |
≤1000 |
|
5 |
NH 3 -N(mg/ L) |
≤500 |
260 |
6 |
TP(mg/ L) |
≤5 |
5 |
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2.3-1。
表2.3-1 城镇污水厂设计出水水质 (除pH和色度外,mg/L)
水质指标 |
pH |
COD Cr |
BOD 5 |
SS |
NH 3 -N |
TP |
色度 |
动植物油 |
设计值 |
6-9 |
100 |
30 |
30 |
25(30) |
3 |
40 |
5 |
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萧山区某垃圾中转站渗滤废水。
2.4.2. 2.4.2工艺选择1、根据收集区域污水水质与水量,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和利用情况,选择污水处理的处理工艺必需满足处理要求,确保水体规划及综合利用的目标功能,提高环境效益。
2、经技术经济比较,优先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稳妥可靠的工艺技术,既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又尽量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充分借鉴德国同类水处理的技术与设备。
3、选择的处理工艺应确保出水水质满足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规定,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
4、对工业废水强调源头控制,确保污水的达标排放。
5、总平面布置力求流程顺畅,合理紧凑,减少占地,土方平衡并考虑防洪。
6、对工程系统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选用效果好、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技术成熟的处理工艺,为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体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2.5.2.5 工艺流程图:垃圾中转站渗滤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6.2.6 工艺流程说明垃圾渗滤废水进入沉淀池后,沉淀池需要一个集水井,并用提升泵提升进入调节池均质均量。
调节池废水经泵提升至电化学系统,电化学系统具有强氧化作用,能够打破大分子,高分子有机物,提升废水的可生化性,是本案废水能够处理达标的关键步骤。
经电化学系统的高级氧化后,自流进入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进行生物降解,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多余污泥排入污泥池。
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MBR池,过滤出水达标排放,混合液回流至兼氧池和好氧池,剩余污泥经泵排入污泥池。
污泥池上清液排入调节池重新处理,浓缩污泥经压滤机处理,滤液排入调节池重新处理,干泥与栅渣外运妥善处理。
3.第三章工程设计 3.1.3.1 废水处理站各单元设计及设备选择 3.1.1. 3.1.1 集水井A、构筑物有效容积:2m 3 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
① 提升水泵型 号:WQ5-10-1.5流 量:Q=2m 3 /h功 率:N=0.75kw扬 程:H=10m数 量:2台,1用1备② 浮球液位计:1套
3.1.2. 3.1.2调节池A、构筑物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地下式尺 寸:3.0×3.0×1.5m有效容积:V=10m 3 停留时间:T=10h数 量:1座B、配套设备① 提升水泵型 号:WQ5-10-1.5流 量:Q=2m 3 /h功 率:N=0.75 kw扬 程:H=10m数 量:2台,1用1备② 浮球液位计:1套③振动曝气器:2套
3.1.3. 3.1.3污泥池(可利用现场污泥池)A、构筑物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地下式尺 寸:3.0×3.0×1.5m
有效容积:V=10m 3 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 ① 气动隔膜泵数 量:2台,1用1备型 号:QBK-40
②空压机数 量:1台型 号:V-0.17/7功 率:N=1.5kw②压滤机(利用现场设备)型 号:过滤面积:功 率:数 量:
3.1.4. 3.1.4厌氧池(可设计为一体化设备)A、构筑物
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半地下式尺 寸:3.0×2.0×2.5m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
①填料:15m 3 ②填料支架:5m 2 ③潜水搅拌机:0.5KW ,2台,1用1备
3.1.5. 3.1.5 兼氧池(可设计为一体化设备)A、构筑物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半地下式尺寸:3.0×2.0×2.5m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①微孔曝气器:2套② 填料:15m 3 ③ 填料支架:5m 2
3.1.6. 3.1.6 好氧池(可设计为一体化设备)A、构筑物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半地下式尺寸:3.0×2.0×2.5m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
① 风机(详细方案中确认选型)型 号:气 量:Q=0.8m 3 /min风 压:P=12kPa功 率:N=0.8kw数 量:1台② 微孔曝气器:2套③混合液回流泵型 号:50GW20-7-0.75流 量:Q=20m 3 /h功 率:N=0.75kw扬 程:H=7m数 量:2台,1用1备④填料:15m 3 ⑤填料支架:5㎡
3.1.7. 3.1.7 MBR池A、构筑物结构型式:钢砼结构,半地下式尺寸:3.0×2.0×2.5m数 量:1座
B、配套设备
① MBR组件(含自吸泵、反冲洗泵等):1套,产水能力:合计10~15m 3 /d② MBR膜管架:2套③污泥回流泵型 号:50GW20-7-0.75流 量:Q=20m 3 /h功 率:N=0.75kw扬 程:H=7m数 量:两台,一用一备④微孔曝气器:2套
3.1.8. 3.1.10 设备棚 3.2.3.2 电化学高级氧化设备电化学高级氧化系统设备在本案中至关重要,其是本案水能否处理达标排放的关键。传统的AO+MBR无法应对高浓有机物废水达标处理。
A、系统设备结构型式:不绣钢+玻璃钢,地上设备尺寸:1.5×0.75×1.5m数 量:1台
B、配套设备
①电气控制台:1套,西门子组件② 电化学电极板:1套③ 进水控制系统:1套④稳流控制系统:1套④微孔曝气器:2套
4.第四章 公用工程设计 4.1.4.1 总图 4.1.1. 4.1.1 总平面布置废水处理站总平面布置按不同的工艺功能和工艺流程顺畅的原则进行布置,选址在垃圾中转站内。
废水处理站构建筑物布置紧促、美观总体能够协调。
4.1.2. 4.1.2竖向设计设计以地面为参照面,取±0.000m。
雨水由雨水管道收集,直接排放。
4.2.4.2 建筑与结构设计 4.2.1. 4.2.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条件下,本着合理、节约原则,力求实用美观。
4.2.2. 4.2.2结构设计结构选型:在满足废水处理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各种水池分别采用防水现浇钢砼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物采用砖实砌体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钢砼池 所有池体均采用C25砼,抗渗等级为S6; 池底做C10砼垫层,沙石15cm;基础垫层为C10混凝土;其余均为C20混凝土。
(2)钢材
钢筋选用Ⅰ、Ⅱ级钢,预埋件A3钢制作。
(3)砖
M10水泥砂浆砌MU10砖。
(4)地基
由于地质资料缺,地基设计不在本方案考虑范围之内。
(5)防腐
根据流动介质不同,选取不同材质的设备及管道。
没有特殊要求,钢管作一般性防腐,若有特殊要求,按相关国家级规范操作。
4.3.4.3 供配电设计 4.3.1. 4.3.1设计依据工艺对设备运行要求。
废水处理工程常规处理要求。
4.3.2. 4.3.2设计范围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站内各种装置的动力配线,电气控制,室内外照明,接地等。
4.3.3. 4.3.3供电电源废水站用电负荷属于二类负荷。电源引自电网供电,三相五线制,部分设备一备一用。采用交流380/220v低压供电,由业主负责将低压进线电缆引至处理站配电总柜。
4.3.4. 4.3.4电气负荷电气负荷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单机 功率 (kw) |
装机 总容量 (kw) |
运行 功率 (kw) |
运行 时间 (h/d) |
利用 效率 (%) |
实际 耗电量 (kw·h/d) |
1 |
集水井提升泵 |
2 |
台 |
0.75 |
1.5 |
0.75 |
10 |
70 |
7.5 |
2 |
风机 |
1 |
台 |
0.8 |
0.8 |
0.8 |
10 |
70 |
8 |
3 |
调节池提升泵 |
2 |
台 |
0.75 |
1.5 |
0.75 |
10 |
70 |
7.5 |
4 |
混合液回流泵 |
2 |
台 |
0.75 |
1.5 |
0.75 |
10 |
70 |
7.5 |
5 |
污泥回流泵 |
2 |
台 |
0.75 |
1.5 |
0.75 |
2 |
70 |
1.5 |
6 |
空压机 |
1 |
台 |
1.5 |
1.5 |
1.5 |
2 |
70 |
1.5 |
7 |
压滤机 |
0 |
台 |
||||||
8 |
MBR自吸泵 |
2 |
台 |
0.75 |
1.5 |
0.75 |
10 |
70 |
7.5 |
9 |
潜水搅拌机 |
2 |
台 |
0.5 |
1 |
0.5 |
10 |
70 |
5 |
10 |
照明 |
||||||||
11 |
电化学系统 |
1 |
台 |
3 |
3 |
3 |
10 |
70 |
30 |
11 |
小计 |
10.8 |
6.55 |
76 |
低压配电线采用空气断路器作短路保护,馈线采用空气断路器和热继电器作短路和超载保护。
4.3.6. 4.3.6设备控制 4.3.7. 4.3.7线路敷设低压电缆选用VV 22 -0.6/lkv,VV-0.6/lkv,控制电缆选用KVV 22 -500V,KVV-500V型。电缆比较集中的主干线采用电缆沟或架桥架空,电缆比较少的地方采用直埋或穿管敷设。
4.3.8. 4.3.8防雷设施废水处理工程建筑物一般属于三类防雷,为了防止直接雷击,需装设避雷带保护。站内设置接地网,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4.3.9. 4.3.9照明照明采用绝缘电线穿阻燃管明敷或暗敷设。
4.4.4.4 给水与排水设计 4.4.1. 4.4.1给水消防用水取自自来水管网,消防供水按国家消防标准。
绿化用水取自自来水管网。
药剂配制用水取自自来水管网。
4.4.2. 4.4.2给水管网自来水引入区内,树枝状布置,钢管防腐埋地敷设,室外消防、消火栓按10~120m控制距离位置。
4.4.3. 4.4.3排水废水处理站出水经标准排放口排入接纳水体。
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要求1、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的工期(日期)
(1)工期要求:中标人应在合同签订后25日历天内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完毕。
(2) 成交供应商提供的物品,必须符合本采购文件要求、原包装送达采购单位;如有不符,采购人可以无条件退货,所造成的损失由成交供应商承担。更换后的零部件质保期按更换日起顺延。
2、质量保证期:
(1)★质保期:一年半。
(2)质量保证期内提供驻场维护、修复服务,以保证用户单位的正常使用。
(3)投标人应提供技术支持方案,内容由投标人根据实际选择以下要点:服务机构(维保点)的地址、人员状况、维修能力、联系方式、营业执照、公司资质材料、相关案例等。
(4)完整准确地表述原厂家的标准售后服务承诺(范围、标准及期限等)、投标人可能增加的服务承诺等。
(5)明示服务承诺可能涉及的前提设定和费用,否则将被认为是无条件和免费的。
3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的组织工作方案:工作时间进度表、工作程序或步骤、管理和协调方法等。送货方案。
4 、培训计划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可注明。
5 、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甲方向乙方支付中标价的30%的预付款,所有设备调试、安装、验收合格后支付至中标价的50%,满一年后支付至95%,余5%作为质保金,待质保期满无质量与服务问题由采购人无息退还。
6 、保障合同履行的措施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由投标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