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开招标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名称为:黄骅港务生态湖高盐水处理及回用研究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30207716,招标人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2.1.1 项目概况: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简称黄骅港),成立于1998年3月23日,是国家能源集团下属港口企业,主要负责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的下水外运工作,是集团一体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是陕西、内蒙煤炭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主通道之一。全港煤炭设计吞吐能力为1.78亿吨,最大煤炭堆存能力约460万吨,是一座以煤为主,兼顾散杂货和油品的现代化综合性能源港口。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响应国际港口界提出的绿色港口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港口建设,将港口资源科学布局、合理利用,把港口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建设环境健康、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港口“绿色港口”。近年来,港口加快岸电系统建设,提高光伏、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构建清洁能源主导的现代港口能源体系;加强港区污染治理,逐步实施皮带机系统加装洗带箱、翻车机干雾抑尘、堆场高压喷淋、装船机高压喷雾等一系列抑尘措施。
黄骅港港区所在区域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市政供水紧张,根据黄骅港近年来的用水情况数据,黄骅港每年外购市政水约150万吨,外购沧东电厂海水淡化水约30万吨,共计约180万吨,随着绿色港口建设的发展,这个数字还将不断攀升。黄骅港面临着近期淡水需求缺口和翻车器高盐水腐蚀问题亟待解决。
翻车机作为大型煤炭港口用于快速翻卸铁路运输煤炭的大型机械,在黄骅港发挥着重要的煤炭卸载任务。黄骅港目前配置有翻车机六台,用于翻卸煤炭,为了防止翻车机运转时的环境污染,翻车机周围配备了自动喷水降尘设备。根据黄骅港近两年运行数据统计,港口
三、四期四台翻车机平均日用水量为2210吨,最大日用水量约2600吨,根据估算各子系统平均日用水量:干雾用水318吨,湿电除尘器用水4.3吨,冲洗用水108吨,其余用量为翻车机底层洒水。各子系统日最大用水量:干雾用水450吨,湿电除尘器用水30吨,冲洗用水127.5吨,其余用量为翻车机底层洒水。上述用水均来自黄骅港自建的生态湖,生态湖占地17万平方米,储水量约40万方。湖水中氯离子含量超出工业用水需求,数值在1000~2000mg/L波动。生态湖的水用作翻车机喷洒,目前已经导致黄骅港翻车机区域出现管线和钢结构锈蚀。
如更换翻车机生态湖水源,黄骅港近期将有每年增加近100万吨的用水缺口,而生态湖内的水由于蒸发影响,含盐量将日渐增多,且由于没有合理利用,生态湖将真正成为一个“储水湖”,难以发挥生态湖水资源再利用的优势。
按照国际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当水中氯离子浓度超过1000mg/L时,常规的不锈钢304、316材质的管道已经无法承受如此高含量氯离子的腐蚀。而采用超级耐腐蚀的双向不锈钢管道显然在投资上没有优势,给黄骅港经营带来压力。
本研究立足于如何最大化的利用黄骅港生态湖水资源,提高现有生态湖的湖水利用率,港口不额外增加水源需求。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技术从经济、技术、投入等不同维度进行研究比选,与市政用水价格进行比较,择优选择,解决黄骅港目前在用水方面的难题。
2.1.2 招标范围:
项目研究内容分为三个课题,并根据课题的成果进行技术、性能、经济等综合的比较分析。
课题一:超低压反渗透技术在黄骅港苦咸水淡化上的应用研究 本课题将对黄骅港面临的上述用水问题进行课题研究,黄骅港的生态湖湖水水质属于苦咸水范畴,超低压海水淡化技术作为传统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创新,其在苦咸水淡化方面的能耗和运行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传统海水淡化后的产品水为弱酸性,虽然减少了氯离子对金属的腐蚀作用,但是弱酸性的淡水对金属腐蚀一样不容忽视,本课题将对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基础上引入淡化水抗腐蚀研究,作为本课题海水淡化技术在黄骅港的创新利用。
其中淡化水主要指标如下:
TDS<500mg/L
氯离子<100mg/L
PH:7~8
同时,在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研究方面,本课题将研究与港口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相结合的,100%利用绿色能源的海水淡化技术在黄骅港绿色港口建设中的应用的技术路线和经济性分析。重点在以下方面展开软课题研究:
1)反渗透装置间歇性运行与黄骅港用水之间的供需关系
2)反渗透装置配电与光伏或风电的接口配置
3)无电池储能的光伏体系与反渗透运行的配置
4)光伏与风电结合对反渗透提供连续能源的分析
课题二:基于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技术的生态湖苦咸水治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