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湿地修复效果跟踪监测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5年02月21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JH25-211100-00369
项目名称:湿地修复效果跟踪监测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包组编号:001
预算金额(元):1452700
最高限价(元):1452700
采购需求:
查看 服务需求
1.背景
辽河口国家公园是全球最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针对辽河口国家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修复重大生态工程,恢复效果监测评估是生态工程实施的必要环节。
根据《盘锦辽河口国家公园2023年中央财政国家公园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中实施的辽河左岸三角洲区域潮沟清淤工程和羊圈子区域芦苇沼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内容,在潮沟清淤、植被恢复和珍稀水鸟栖息地恢复等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开展湿地恢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开展工程实施区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水文、碳库功能等关键指标的过程监测和量化评估,明确湿地关键结构、生物多样性、水鸟栖息地、水文过程和碳汇等关键生态功能恢复效果,为辽河口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工程、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项目服务内容
2.1服务内容:
2.1.1景观生态评估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与遥感影像室内解译结合的方法,对恢复区景观格局进行解译分类,计算各种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斑块数和面积比例。评估恢复区景观破碎化指数、分离度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值评价景观生态状况。计算潮沟网络的基础景观特征,包括潮沟频数、潮沟密度、分汊率、网络环通度、节点连接率以及网络连通度,评价恢复工程效果。
2.1.2植被监测与评估
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恢复区植被调查,记录植物种类、盖度、密度等数量特征;采集植物地上部和根系样品,测定生物量和碳含量;结合水土环境指标,选择参照系统,评估恢复工程实施前后植物多样性、生产量和生物固碳功能的变化,提出植被生态恢复、管理与优化策略。
2.1.3底栖动物和水鸟监测与评估
根据辽河口湿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在恢复区开展春、夏和秋三个季节的底栖动物、鸟类多样性和黑嘴鸥的食性监测。春季和秋季的监测主要在迁徙水鸟集中停歇期开展,以掌握迁徙季节区域水鸟和底栖动物变化情况;夏季的监测主要集中在黑嘴鸥繁殖后期,雏鸟体重迅速增加阶段,食物需求量较大,以掌握黑嘴鸥食源组成和该阶段恢复湿地食源底栖动物组成,进而评估恢复湿地为迁徙鸟类和黑嘴鸥提供觅食栖息地的能力变化。
2.1.4水文调蓄功能监测与评估
对恢复区典型潮沟系统进行野外调查及原位观测,查明其水位、流速、流量及水质特征。通过不同尺度结合的综合特征分析,揭示恢复前后辽河口潮滩湿地水文连通细节特征和变化。建立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潮沟内的水动力过程。针对潮沟清淤恢复区域,评估清淤后恢复区的水文调蓄功能。
2.1.5土壤碳库监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