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水源工程项目商品混凝土询价采购公告
物资设备采购询比价函
各供应商 : 询比价编号:TJDQ-HFSY-XJ-2025-013
因合肥水源项目 施工需要,我项目部拟采购一批工程物资(清单如下表),特向我公司合格供方发询比价函,请贵司于 2025年 7 月 12 日前给予复函,复函采用铁建云链上报扫描件形式报我项目部。
1.物资需求:详见物资设备询价单(附件1)。
2.资格要求: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如需要)、质量检测报告(如有)、生产许可证(如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有)、资质证书(如有)、业绩资料及我方需要的其他资料。
3.物资报价为货物的到站总价,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费、加工费、试验费、包装费、 搬运、储运、装车费、运杂费、服务费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表中数量为暂定数量,结算数量以实际验收数量为准。
5.货物验收方式:物资运至交货地点后,卖方及买方或买方指定的单位应按卖方提供的发货物资清单对到货数量、外观、规格型号、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进行核对查验。验收依据按照技术规格书约定方式进行,并由买方收货人抽样复测,质量验收以质量证明书为依据,但质量证明书的出具并不表明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也不免除卖方交付货物不符合约定和法定质量要求应承担的任何责任。
6.货款结算支付方式:双方约定结算按浮动单价方式实行,浮动单价:即结算单价=网价+综合费+税费;结算单价:指每方商品混凝土运至采购人指定工地交货后价格,该价格包含但不限于材料费、加工费、试验费(出厂前的)、包装费、搬运费、储存费、装卸车费、服务费及售后服务费等以及所有相关税费;网价:以“合肥建设工程市场价格信息(http://112.124.14.202:8009/PeriodicalPublish/index.aspx)”公布的结算期内的同规格信息价的除税价为网价。综合费:是指竞标人竞标报价时所报的综合费,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双方约定以上月16日至当月15日(含15日)为一个供应结算期,每月对账完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结算次月支付供应期所供合格物资60%货款,三个月支付供应期所供合格物资35%货款;剩余5%的货款作为质量保证金,质保期满后支付。(质保期从验收合格之日起6月)。
7.报价截止日期及递交方式: 2025年7月12日9时00分,铁建云链平台(https://www.crccep.com),报价人需登陆注册该平台,在报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报价文件的上传。报价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未完成报价文件传输的,视为放弃报价资格,文件不按要求上传的不予采纳,报价单详见附件2。
8. 技术规格书:
商混技术规格书1.总则1.1 目的与范围
本规格书规定了用于合肥水源泵站工程工程中商品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浇筑、养护、质量控制和检验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定义
水工混凝土: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要求具有特定强度、耐久性(抗渗、抗冻、抗侵蚀、抗冲磨等)和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 在搅拌站(楼)集中搅拌,并用专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设计龄期: 混凝土强度或其他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值的龄期(通常为28天、90天或更长)。
其他相关术语: 坍落度、含气量、凝结时间、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等(按相关标准定义)。
1.3 遵循标准与规范
强制性标准: 必须遵循工程所在国及地方现行的所有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法律法规。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DL/T5144]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T352/DL/T5150]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DL/T505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建设用砂》[GB/T14684]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
《预拌混凝土》[GB/T1490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
其他: [列出项目特定的或地方性标准,如抗冲刷磨蚀、抗硫酸盐侵蚀等特殊要求的标准]
1.4 责任与义务
供应商: 负责按本规格书及合同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混凝土(包括原材料采购、检验、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提供必要的质量证明文件)。对混凝土出厂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 负责混凝土的接收、浇筑、振捣、养护、温度控制(如需要)、现场取样制作试件及保护,并对其施工工艺质量负责。
2.原材料技术要求供应商必须对所有进厂原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并提供每批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1 水泥(Cement)
品种与强度等级: 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P.I,P.II)或普通硅酸盐水泥(P.O)。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对于有抗硫酸盐要求的结构,应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并明确等级,如P·MSR42.5]。
技术要求:
符合[GB175]标准要求。
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合格。
碱含量([Na?Oeq]):[明确要求,例如:≤0.60%](需考虑碱骨料反应风险)。
C?A含量:[对于有抗硫酸盐要求的结构,明确限制,如≤5%或≤8%]。
氯离子含量:[≤0.03%或更低]。
温度:进搅拌机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夏季应有降温措施。
储存:防潮防水,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批次的水泥应分类储存,标识清晰。储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不得使用。
2.2 骨料(Aggregates)
细骨料(砂,FineAggregate):
种类: 优先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洁净的天然中粗砂或机制砂。
标准: 符合[GB/T14684]中[Ⅰ类或Ⅱ类]砂要求。
关键指标:
级配:符合[指定级配区,如II区]要求。
细度模数:[明确范围,如2.3~3.0]。
含泥量:[≤1.0%或更低,根据结构部位和耐久性要求确定]。
泥块含量:[≤0.5%或更低]。
坚固性:[≤8%(质量损失)]。
表观密度:[≥2500kg/m3]。
氯离子含量:[≤0.02%或更低]。
碱活性:[必须进行碱活性检验。如存在碱硅酸反应(ASR)活性,必须采取抑制措施(低碱水泥、掺合料),并明确抑制效果验证要求]。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计):[≤0.5%]。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
粗骨料(石,CoarseAggregate):
种类: 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优先选用碎石]。
粒径: 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和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应超过[40mm,或根据结构部位明确如31.5mm,20mm等]。
级配: 采用连续级配或连续级配与单粒级组合使用,级配范围符合[GB/T14685]中[5~31.5mm或5~20mm等指定范围]的要求。
标准: 符合[GB/T14685]中[Ⅰ类或Ⅱ类]石要求。
关键指标:
含泥量:[≤0.5%或更低]。
泥块含量:[≤0.2%或更低]。
针片状颗粒含量:[≤10%(碎石),≤15%(卵石)或更低]。
坚固性:[≤8%(质量损失)]。
压碎指标:[≤12%(碎石),≤14%(卵石)或根据岩石品种明确]。
表观密度:[≥2600kg/m3]。
吸水率:[≤2.0%或更低]。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计):[≤0.5%]。
碱活性:[必须进行碱活性检验(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混凝土棱柱体法)。如存在活性,必须采取抑制措施并验证]。
抗压强度(母岩):[≥80MPa或根据设计要求](尤其对抗冲磨部位重要)。
骨料储存: 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仓堆放,标识清晰。堆场应硬化、有排水设施,防止泥土、杂物混入和离析。冬季应防止冰雪冻结。
2.3 水(Water)
符合[JGJ63]标准要求。
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时,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关键指标:
pH值:[≥4.5]。
不溶物:[≤2000mg/L]。
可溶物:[≤5000mg/L]。
氯离子含量:[≤1000mg/L(钢筋混凝土),≤3500mg/L(素混凝土)]。
硫酸盐含量(按SO?2?计):[≤2000mg/L]。
碱含量:[无明确要求时,可不作规定,但需注意总碱量控制]。
不得含有油脂、糖类、酸类等有害杂质。
2.4 矿物掺合料(MineralAdmixtures)
目的: 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后期强度、降低水化热、改善耐久性(抗渗、抗侵蚀)、抑制碱骨料反应。
常用种类:
粉煤灰(FlyAsh):
等级:[不低于Ⅱ级,优先选用Ⅰ级或F类低钙灰]。
标准:符合[GB/T1596]。
关键指标: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SO?含量、游离CaO含量(对安定性有影响)、碱含量。
掺量:[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试验确定,通常范围15%-30%]。[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提高]。
要求: 供应商应提供掺合料的品质检验报告。掺合料应储存在专用库房或筒仓内,防止受潮结块和污染。
2.5 化学外加剂(ChemicalAdmixtures)
目的: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减水、缓凝、引气、早强等)和硬化混凝土性能。
主要类型及要求:
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减水剂: 必须使用。符合[GB8076]中[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减水率不低于[20%]。[明确类型:聚羧酸系、萘系等,优先推荐聚羧酸系]。
引气剂: 对于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F≥50),必须掺用。符合[GB8076]中引气剂标准。应能引入稳定、细小、封闭的气泡。[明确含气量控制范围,如4.5%-6.5%]。
缓凝剂/缓凝减水剂: 在高温季节施工或大体积混凝土中,为延缓凝结时间、降低温升,宜掺用。符合[GB8076]相应标准。
其他: [根据特殊需要,如防水剂、膨胀剂(用于补偿收缩)、防冻剂(冬季施工)、阻锈剂等,需明确具体类型、标准、性能指标和掺量要求]。
通用要求:
供应商应提供外加剂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说明书(包括主要成分、推荐掺量、性能指标、与水泥的适应性、掺加方法、注意事项等)。
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0.02%或更低]。
外加剂中的碱含量:[明确要求,特别是使用活性骨料时]。
外加剂与所用水泥、掺合料必须有良好的适应性,应进行适应性试验。避免使用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或引起混凝土异常凝结、开裂的外加剂。
外加剂应储存于专用容器或仓库,避免混用和污染。液态外加剂注意防冻防晒。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MixDesign)3.1 设计依据
本规格书第2条(原材料要求)。
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耐久性指标、抗渗等级、抗冻等级、抗侵蚀要求、抗冲磨要求、限制膨胀率等)。
[SL191/DL/T5057], [SL677/DL/T5144], [GB/T50476] 等规范。
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凝结时间等)。
原材料性能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