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2 14:59:53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17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及方法,包括综合管廊间和泥水分离池,综合管廊间一侧设置第一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一SBR池,第一好氧池左侧设置第一厌氧池和第一预缺氧池,综合管廊间另一侧设置第四好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好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好氧池、第六缺氧池和第二SBR池,第四好氧池左侧设置第二厌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泥水分离池连通第三缺氧池和第六缺氧池,泥水分离池连通第一预缺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本发明将多级AO与SBR工艺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式处理工艺,融合了多级AO工艺及MSBR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权利要求书

  1.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综合管廊间(D)和泥水分离池(C1),所述综合管廊间(D)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彼此间连通的第一好氧池(A3)、第一缺氧池(A4)、第二好氧池(A5)、第二缺氧池(A6)、第三好氧池(A7)、第三缺氧池(A8)和第一SBR池(A9),所述第一好氧池(A3)左侧设置有第一厌氧池(A1)和第一预缺氧池(A2),所述第一厌氧池(A1)分别连通第一预缺氧池(A2)和第一好氧池(A3),

  所述综合管廊间(D)另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彼此间连通的第四好氧池(B3)、第四缺氧池(B4)、第五好氧池(B5)、第五缺氧池(B6)、第六好氧池(B7)、第六缺氧池(B8)和第二SBR池(B9),所述第四好氧池(B3)左侧设置有第二厌氧池(B1)和第二预缺氧池(B2),所述第二厌氧池(B1)分别连通第二预缺氧池(B2)和第四好氧池(B3),

  所述第一厌氧池(A1)、第一预缺氧池(A2)、第一缺氧池(A4)、第二缺氧池(A6)和第三缺氧池(A8)均连接有第一污水进水管(A11),所述第二厌氧池(B1)、第二预缺氧池(B2)、第四缺氧池(B4)、第五缺氧池(B6)和第六缺氧池(B8)均连接有第二污水进水管(B11),所述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A10)和第二出水管(B10),所述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均与泥水分离池(C1)连通,所述泥水分离池(C1)通过上清液管(C2)分别连通第三缺氧池(A8)和第六缺氧池(B8),所述泥水分离池(C1)通过污泥管(C3)分别连通第一预缺氧池(A2)和第二预缺氧池(B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均通过回流泵与泥水分离池(C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A3)、第二好氧池(A5)、第三好氧池(A7)、第四好氧池(B3)、第五好氧池(B5)、第六好氧池(B7)、第一缺氧池(A4)、第二缺氧池(A6)、第三缺氧池(A8)、第四缺氧池(B4)、第五缺氧池(B6)、第六缺氧池(B8)、第一SBR池(A9)、第二SBR池(B9)、第一厌氧池(A1)、第二厌氧池(B1)、第一预缺氧池(A2)和第二预缺氧池(B2)内均设置有与爆气系统联动的溶氧测定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池(A1)、第一预缺氧池(A2)、第一好氧池(A3)、第一缺氧池(A4)、第二好氧池(A5)、第二缺氧池(A6)、第三好氧池(A7)、第三缺氧池(A8)、第一SBR池(A9)构成第一个系列,所述第二厌氧池(B1)、第二预缺氧池(B2)、第四好氧池(B3)、第四缺氧池(B4)、第五好氧池(B5)、第五缺氧池(B6)、第六好氧池(B7)、第六缺氧池(B8)、第二SBR池(B9)构成第二个系列,两个系列同时连续进水,循环切换排水。

  5.基于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厂污水经预处理工序后分点进入第一预缺氧池(A2)、第二预缺氧池(B2)、第一厌氧池(A1)、第二厌氧池(B1)、第一缺氧池(A4)、第二缺氧池(A6)、第三缺氧池(A8)、第四缺氧池(B4)、第五缺氧池(B6)、第六缺氧池(B8),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后分别进入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进入泥水分离池(C1);

  (2)经泥水分离池(C1)分离出的上清液分别输送至第三缺氧池(A8)和第六缺氧池(B8),经泥水分离池(C1)浓缩出的污泥通过提升分别进入第一预缺氧池(A2)和第二预缺氧池(B2)与部分污水混合,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

  (3)缺氧反硝化脱氮后的污泥混合液,分别进入第一厌氧池(A1)和第二厌氧池(B1)进行释磷,然后分别进入第一好氧池(A3)和第四好氧池(B3)进行硝化反应,进入第一缺氧池(A4)和第四缺氧池(B4)进行反硝化作用,经过后续重复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后分别进入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进入泥水分离池(C1),形成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的多级AO+SBR组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厂污水通过第一污水进水管(A11)输送至第一预缺氧池(A2)、第一厌氧池(A1)、第一缺氧池(A4)、第二缺氧池(A6)、第三缺氧池(A8),通过第二污水进水管(B11)输送至第二预缺氧池(B2)、第二厌氧池(B1)、第四缺氧池(B4)、第五缺氧池(B6)、第六缺氧池(B8),且所述第一污水进水管(A11)和第二污水进水管(B11)同时连续进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脱氮除磷的多级AO+SBR组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BR池(A9)和第二SBR池(B9)循环切换出水,间歇排水。

  说明书

  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已经由单独的去除SS、BOD、COD等污染物发展到脱氮除磷技术工艺。

  A2O工艺及其变种尤其是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及分点进水来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由于能够合理利用碳源,较好的解决了脱氮除磷对碳源需求的矛盾,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脱氮除磷的主流处理工艺。

  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是由多个串联的A/O组成,回流污泥从首段进入,而污水按照一定比例从每个缺氧段进入。从形式上看,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属于后置反硝化的范畴。在理想状态下,系统中每一段好氧区产生的硝化液直接进入下一段的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因此,理论上不需要设置内回流设施。从脱氮方式上,除末端An段外,其他混合液均参与了反硝化过程。与传统A/O工艺相比,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在节省能耗的同时可获得更高的反硝化率。但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点:一、由于在厌氧段无进水碳源的补充,因此除磷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进水碳源不足时,最末端An段只有好氧段,可能造成出水TN超标,解决这一办法的主要途径是最末段好氧设置污泥内回流,通过回流去除硝态氮或减少最末端缺氧段的进水比例。三、生物反应段与沉淀段分开,占地较大。

  SBR工艺由于其固有的脱氮除磷效率较低下的原因,近年来通过研究已成功开发出MSBR工艺。MSBR的流程的实质与传统A2/O工艺一样,也是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来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但由于MSBR工艺强化了各反应区的功能,为各优势菌种创造了更优越的环境和水力条件,无论从理论上分析,或者实际的运行结果看,MSBR工艺是生物除磷脱氮效果较为理想,同时,MSBR工艺的厌氧区还可作为系统的厌氧酸化段,对进水中的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起到厌氧水解作用,聚磷菌释磷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H+、和e-、使之以PHB形式贮存在菌体内,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酸化过程,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好氧过程的反应速率,厌氧、缺氧、好氧过程的交替进行使厌氧区同时起到优化选择器的作用。但MSBR工艺存在固有缺点,由于其进水全部通过厌氧段后至缺氧段,好氧段通过大量内回流至缺氧段进行反硝化,碳源利用效率低于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大量内回流不够节约能耗;另外MSBR池各SBR工艺段曝气不能再时序上衔接,造成鼓风机瞬时高峰供气,不利于鼓风机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目前脱氮除磷主要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来实现脱氮除磷功能这一理论体系框架内,根据工艺流程,提供一种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及方法,给出了巧妙的池型布置方式,将多级AO与SBR工艺融合成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式处理工艺,融合了多级AO工艺及MSBR工艺的原理及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高效脱氮除磷多级AO+SBR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并排设置的综合管廊间和泥水分离池,所述综合管廊间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彼此间连通的第一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第三缺氧池和第一SBR池,所述第一好氧池左侧设置有第一厌氧池和第一预缺氧池,所述第一厌氧池分别连通第一预缺氧池和第一好氧池,

  所述综合管廊间另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彼此间连通的第四好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好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好氧池、第六缺氧池和第二SBR池,所述第四好氧池左侧设置有第二厌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所述第二厌氧池分别连通第二预缺氧池和第四好氧池,

  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一预缺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三缺氧池均连接有第一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二厌氧池、第二预缺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缺氧池和第六缺氧池均连接有第二污水进水管,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均与泥水分离池连通,所述泥水分离池通过上清液管分别连通第三缺氧池和第六缺氧池,所述泥水分离池通过污泥管分别连通第一预缺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

  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均通过回流泵与泥水分离池相连通。

  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第四好氧池、第五好氧池、第六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缺氧池、第一SBR池、第二SBR池、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一预缺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内均设置有与爆气系统联动的溶氧测定仪。

  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一预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好氧池、第三缺氧池、第一SBR池构成第一个系列,所述第二厌氧池、第二预缺氧池、第四好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好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好氧池、第六缺氧池、第二SBR池构成第二个系列,两个系列同时连续进水,循环切换排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脱氮除磷的多级AO+SBR组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厂污水经预处理工序后分点进入第一预缺氧池、第二预缺氧池、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缺氧池,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后分别进入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进入泥水分离池;

  (2)经泥水分离池分离出的上清液分别输送至第三缺氧池和第六缺氧池,经泥水分离池浓缩出的污泥通过提升分别进入第一预缺氧池和第二预缺氧池与部分污水混合,进行缺氧反硝化脱氮;

  (3)缺氧反硝化脱氮后的污泥混合液,分别进入第一厌氧池和第二厌氧池进行释磷,然后分别进入第一好氧池和第四好氧池进行硝化反应,进入第一缺氧池和第四缺氧池进行反硝化作用,经过后续重复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后分别进入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进入泥水分离池,形成循环。

  所述进厂污水通过第一污水进水管输送至第一预缺氧池、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三缺氧池,通过第二污水进水管输送至第二预缺氧池、第二厌氧池、第四缺氧池、第五缺氧池、第六缺氧池,且所述第一污水进水管和第二污水进水管同时连续进水。

  所述第一SBR池和第二SBR池循环切换出水,间歇排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OA段和SBR段内均设置有与爆气系统联动的溶氧测定仪,使之能够自动调整鼓风量以节省能耗,运行周期的切换及各设备的时序操作均实行自动控制;

  (2)本发明采用集约型一体化设计及深池型结构,不单独设置二沉池和回流泵房,节省了工艺水头损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本发明为厌氧段保留进水口,对生物除磷来说,连续的厌氧池进水可大大提高厌氧区BOD5及VFA(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从而改善除磷效果;

  (3)本发明是由多级AO系统与SBR系统串联组成,集合了多级AO与MSBR的全部优势,出水水质稳定和高效,并且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多级AO与SBR工艺的融合更好的利用了碳源,其在多级AO段分点连续进水,将大部分好氧量从SBR池转移到连续运行的AO池中,解决了以往SBR反应池的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4)本发明由于主反应段采用多级AO,因此本工艺与MSBR相比,减少了好氧污泥回流,提高了起端反应段的污泥浓度,提高了缺氧段反硝化反应速率,提高了好氧段硝化反应速率;大部分反应区域采用多级AO方式运行,避免了单纯采用SBR运行时不能适应水力冲击负荷的问题;

  (5)本发明延续了MSBR工艺中泥水分离池的设置,通过SBR池中沉淀段及泥水分离池的分离,进一步提高外回流的污泥浓度,提高了缺氧段、好氧段的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