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环形生化池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3-10-27 10:21: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4.12

申请日:2022.01.04

分类号:C02F3/30(2006.01)I;C02F3/34(2006.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8(2006.01)N;C02F101/10(2006.01)N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形生化池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生化池包括池本体,池本体包括池底壁以及均与池底壁连接的第一围挡、第二围挡、第三围挡、两个第一挡墙和两个第二挡墙;第一围挡围成的区域为吸附沉淀池,两个第一挡墙均设于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第一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厌氧池和缺氧池,厌氧池与吸附沉淀池连通;两个第二挡墙均设于第二围挡和第三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第二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好氧池和好氧沉淀池;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沉淀池与厌氧池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好氧沉淀池与缺氧池通过混合液回流管连通。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效果好。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环形生化池,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特征在于,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包括池底壁以及均与所述池底壁连接的第一围挡、第二围挡、第三围挡、两个第一挡墙和两个第二挡墙;所述第一围挡围成的区域为吸附沉淀池,所述第一围挡位于所述第二围挡围成的区域中,所述第二围挡位于所述第三围挡围成的区域中;所述两个第一挡墙均设于所述第一围挡和所述第二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所述第一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厌氧池和缺氧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吸附沉淀池连通;所述两个第二挡墙均设于所述第二围挡和所述第三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所述第二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好氧池和好氧沉淀池;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沉淀池与所述厌氧池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好氧沉淀池与所述缺氧池通过混合液回流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沉淀池的内底壁在所述池本体的深度方向向下凸出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好氧沉淀池的内底壁;所述第一围挡上设置有与所述吸附沉淀池连通的原水进口,所述原水进口的进水方向与所述第一围挡相切且位于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好氧沉淀池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沉淀池在其深度方向上包括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一等径腔段、变径腔段和第二等径腔段,所述变径腔段的内径在从所述第一等径腔段向所述第二等径腔段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等径腔段为吸附区,所述吸附区设有第一曝气系统和环形排泥斗,所述环形排泥斗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厌氧消化池;所述第二等径腔段和所述变径腔段共同构成三相分离区;所述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系统,所述吸附沉淀池通过所述三相分离系统的出水部与所述厌氧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和所述缺氧池内均设置有立轴搅拌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生化池还包括第一环形走道板、第二环形走道板和两个条形走道板,所述第一环形走道板和所述第二环形走道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挡和所述第三围挡的顶部连接,所述两个条形走道板交叉布设,每个所述条形走道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挡连接,另一端横跨所述第二围挡并与所述第三围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系统,所述好氧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三曝气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污泥沉淀筛选器,所述污泥沉淀筛选器包括污泥斗、配水渠、出水渠和三相分离器,所述污泥斗与所述池本体连接,所述污泥斗与所述好氧沉淀池的底部具有间距;所述配水渠用于将所述污泥斗外的污水输送至所述污泥斗内;所述三相分离器设于所述污泥斗的顶部,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出水部与所述出水渠连通;所述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泥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混合液回流管用于将所述污泥斗外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缺氧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内还设有多根穿孔管以及多根污泥支管,所述多根污泥支管与所述多根穿孔管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多根污泥支管均与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厌氧消化池。

10.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环形生化池,工艺包括:将污水引入所述吸附沉淀池,经所述吸附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厌氧池,经所述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缺氧池;经所述吸附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泥进入污泥厌氧消化池,经所述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后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缺氧池;经所述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所述好氧池,经所述好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所述好氧沉淀池;经所述好氧沉淀池处理后的部分污水回流至所述缺氧池,经所述好氧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泥分别进入所述厌氧池和所述污泥厌氧消化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生化池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以改善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生化池,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包括:

池本体,池本体包括池底壁以及均与池底壁连接的第一围挡、第二围挡、第三围挡、两个第一挡墙和两个第二挡墙;第一围挡围成的区域为吸附沉淀池,第一围挡位于第二围挡围成的区域中,第二围挡位于第三围挡围成的区域中;两个第一挡墙均设于第一围挡和第二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第一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厌氧池和缺氧池,厌氧池与吸附沉淀池连通;两个第二挡墙均设于第二围挡和第三围挡之间,以共同限定出在第二围挡的周向排布且连通的好氧池和好氧沉淀池;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沉淀池与厌氧池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好氧沉淀池与缺氧池通过混合液回流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吸附沉淀池的内底壁在池本体的深度方向向下凸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好氧沉淀池的内底壁;第一围挡上设置有与吸附沉淀池连通的原水进口,原水进口的进水方向与第一围挡相切且位于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好氧沉淀池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吸附沉淀池在其深度方向上包括自下而上排布的第一等径腔段、变径腔段和第二等径腔段,变径腔段的内径在从第一等径腔段向第二等径腔段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等径腔段为吸附区,吸附区设有第一曝气系统和环形排泥斗,环形排泥斗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厌氧消化池;第二等径腔段和变径腔段共同构成三相分离区;三相分离区设有三相分离系统,吸附沉淀池通过三相分离系统的出水部与厌氧池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置有立轴搅拌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环形生化池还包括第一环形走道板、第二环形走道板和两个条形走道板,第一环形走道板和第二环形走道板分别与第二围挡和第三围挡的顶部连接,两个条形走道板交叉布设,每个条形走道板的一端与第二围挡连接,另一端横跨第二围挡并与第三围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系统,好氧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三曝气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好氧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污泥沉淀筛选器,污泥沉淀筛选器包括污泥斗、配水渠、出水渠和三相分离器,污泥斗与池本体连接,污泥斗与好氧沉淀池的底部具有间距;配水渠用于将污泥斗外的污水输送至污泥斗内;三相分离器设于污泥斗的顶部,三相分离器的出水部与出水渠连通;

污泥回流管的一端与污泥斗连通,另一端与厌氧池连通;混合液回流管用于将污泥斗外的污水输送至缺氧池。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污泥斗内还设有多根穿孔管以及多根污泥支管,多根污泥支管与多根穿孔管一一对应且连通,多根污泥支管均与污泥回流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污泥斗设有排泥管,排泥管用于将污泥输送至污泥厌氧消化池。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适用于上述的环形生化池,工艺包括:

将污水引入吸附沉淀池,经吸附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经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经吸附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泥进入污泥厌氧消化池,经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后的上清液回流至缺氧池;经缺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经好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沉淀池;经好氧沉淀池处理后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缺氧池,经好氧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泥分别进入厌氧池和污泥厌氧消化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生化池,能同时满足高进水负荷和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可有效减小生化池池容,将池本体设置成环形,水流流态好,将沉淀池分别与吸附沉淀池、好氧池叠合垂直布置,减少占地面积,通过在池本体上开孔的方式减少管线连接,降低水头损失;池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也即多个功能池将集成在一起合并建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资源,同时,利于现场运行管理。

(发明人:曹天宇;邸文正;李一龙;关春雨;薛晓飞;王志强;任璐;高世雄;蒋红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