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动态水解酸化系统

发布时间:2024-2-23 11:20: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3.07

申请日:2022.11.29

分类号:C02F3/30(2023.01)I;C02F3/28(2023.01)I;C02F101/1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包括主反应器以及与主反应器连接的溶解氧调节单元,所述主反应器由下至上包括进水区、第一生化区、第二生化区和出水区,进水管连接进水区,第一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厌氧区,第二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微氧区,出水区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均设有溶解氧监测装置;所述溶解氧调节单元包括供氧装置和供氮气装置,供氧装置通过气路至少连接第一微氧区,用于提供氧气,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用于降低溶解氧量。

1.jpg

权利要求书

1.用于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反应器以及与主反应器连接的溶解氧调节单元,所述主反应器由下至上包括进水区、第一生化区、第二生化区和出水区,进水管连接进水区,第一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厌氧区,第二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微氧区,出水区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均设有溶解氧监测装置;所述溶解氧调节单元包括供氧装置和供氮气装置,供氧装置通过气路至少连接第一微氧区,用于提供氧气,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用于降低溶解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的底部设有第一布水器,进水管连接第一布水器,使得进水均匀分布;进水区内设有第一取样口,用于实时取样检测进水情况;所述进水区设有pH监测装置,进水区通过管路连接酸碱调节装置,pH监测装置通讯连接酸碱调节装置,用于根据进水区内水体的pH值,通过酸碱调节装置向进水区内输入酸或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化区内只设置第一厌氧区,第二生化区内只设置第一微氧区,第一厌氧区与第一微氧区之间设有曝气调节区,曝气调节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管;所述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进水管和第一曝气管,供氧装置通过气路连接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厌氧区的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防止第一厌氧区内的污泥随水流进入曝气调节区和第一微氧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分别设有第一溶解氧监测装置和第二溶解氧监测装置,用于分别实时监测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水体的溶解氧值;两个溶解氧监测装置与溶解氧调节单元通讯连接,溶解氧调节单元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溶解氧信号,判断第一厌氧区的溶解氧是否超标、第一微氧区的溶解氧是否超标或不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分别设有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用于实时取样检测相应区域的水体情况,掌握硫酸盐处理进程和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化区由外至里包括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微氧区,且以第一分隔板相互分隔,第一分隔板的上部设有一圈第一开口,用于第一厌氧区向第二微氧区排水;第二生化区由外至里包括第一微氧区和第二厌氧区,且以第二分隔板相互分隔,第二分隔板的上部设有一圈第二开口,用于第二厌氧区向第一微氧区排水;所述进水区的顶部连通第一厌氧区,且与第二微氧区之间设有第三分隔板;第二微氧区与上方的第二厌氧区连通,第一厌氧区与上方的第一微氧区之间设有第四分隔板,第二厌氧区的上方设有第五分隔板,第一微氧区的顶部与出水区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部连接第四分隔板的下表面,将第一厌氧区分隔开来,使得第一厌氧区产生的硫化氢和沼气通过第一开口排入第二微氧区;第五分隔板的下表面连接第二分隔板,将第二厌氧区分隔开来,防止第二厌氧区的出水与第一微氧区的出水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圈向第二微氧区内部凸出的第一置液槽;第一置液槽的侧面与第一开口相连通,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紧贴第二微氧区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微氧区的底部,若干个第一连接管沿第一置液槽的轴向均匀设置,第一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依次通过第一开口、第一置液槽和第一连接管均匀输入第二微氧区;所述第二微氧区的底部设有第二布水器,第二布水器设有若干个进口用于对应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出口,将第一厌氧区的出水均匀输入第二微氧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在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圈向第一微氧区内部凸出的第二置液槽;第二置液槽的侧面与第二开口相连通,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紧贴第一微氧区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微氧区的底部,若干个第二连接管沿第二置液槽的轴向均匀设置,第二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依次通过第二开口、第二置液槽和第二连接管均匀输入第一微氧区;所述第一微氧区的底部设有环形的第三布水器,第四分隔板支撑第三布水器,第三布水器设有若干个进口用于对应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出口,将第二厌氧区的出水均匀输入第一微氧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厌氧区的底部设有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由第二过滤网支撑;所述供氧装置通过气路并联第二布水器和第三布水器,分别为第二微氧区和第一微氧区提供氧气;所述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进水管、第二布水器、第三布水器和第二曝气管,分别调节第一厌氧区、第二微氧区、第一微氧区和第二厌氧区的溶氧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动态水解酸化装置,包括主反应器以及与主反应器连接的溶解氧调节单元,所述主反应器由下至上包括进水区、第一生化区、第二生化区和出水区,进水管连接进水区,第一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厌氧区,第二生化区至少包括第一微氧区,出水区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均设有溶解氧监测装置;

所述溶解氧调节单元包括供氧装置和供氮气装置,供氧装置通过气路至少连接第一微氧区,用于提供氧气,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第一生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用于降低溶解氧量。

可选的,所述进水区的底部设有第一布水器,进水管连接第一布水器,使得进水均匀分布;进水区内设有第一取样口,用于实时取样检测进水情况。

可选的,所述进水区设有pH监测装置,进水区通过管路连接酸碱调节装置,pH监测装置通讯连接酸碱调节装置,用于根据进水区内水体的pH值,通过酸碱调节装置向进水区内输入酸或碱。

任选的,所述第一生化区内只设置第一厌氧区,第二生化区内只设置第一微氧区,第一厌氧区与第一微氧区之间设有曝气调节区,曝气调节区内设有第一曝气管;

所述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进水管和第一曝气管,供氧装置通过气路连接第一曝气管;

所述第一厌氧区的顶部设有第一过滤网,防止第一厌氧区内的污泥随水流进入曝气调节区和第一微氧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分别设有第一溶解氧监测装置和第二溶解氧监测装置,用于分别实时监测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水体的溶解氧值;两个溶解氧监测装置与溶解氧调节单元通讯连接,溶解氧调节单元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溶解氧信号,判断第一厌氧区的溶解氧是否超标、第一微氧区的溶解氧是否超标或不足。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厌氧区和第一微氧区内分别设有第二取样口和第三取样口,用于实时取样检测相应区域的水体情况,掌握硫酸盐处理进程和效果。

任选的,所述第一生化区由外至里包括第一厌氧区和第二微氧区,且以第一分隔板相互分隔,第一分隔板的上部设有一圈第一开口,用于第一厌氧区向第二微氧区排水;第二生化区由外至里包括第一微氧区和第二厌氧区,且以第二分隔板相互分隔,第二分隔板的上部设有一圈第二开口,用于第二厌氧区向第一微氧区排水;

所述进水区的顶部连通第一厌氧区,且与第二微氧区之间设有第三分隔板;第二微氧区与上方的第二厌氧区连通,第一厌氧区与上方的第一微氧区之间设有第四分隔板,第二厌氧区的上方设有第五分隔板,第一微氧区的顶部与出水区连通。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部连接第四分隔板的下表面,将第一厌氧区分隔开来,使得第一厌氧区产生的硫化氢和沼气通过第一开口排入第二微氧区;

第五分隔板的下表面连接第二分隔板,将第二厌氧区分隔开来,防止第二厌氧区的出水与第一微氧区的出水混合。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在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圈向第二微氧区内部凸出的第一置液槽;第一置液槽的侧面与第一开口相连通,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紧贴第二微氧区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微氧区的底部,若干个第一连接管沿第一置液槽的轴向均匀设置,第一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依次通过第一开口、第一置液槽和第一连接管均匀输入第二微氧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微氧区的底部设有第二布水器,第二布水器设有若干个进口用于对应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出口,将第一厌氧区的出水均匀输入第二微氧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板在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设有一圈向第一微氧区内部凸出的第二置液槽;第二置液槽的侧面与第二开口相连通,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紧贴第一微氧区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微氧区的底部,若干个第二连接管沿第二置液槽的轴向均匀设置,第二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依次通过第二开口、第二置液槽和第二连接管均匀输入第一微氧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微氧区的底部设有环形的第三布水器,第四分隔板支撑第三布水器,第三布水器设有若干个进口用于对应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出口,将第二厌氧区的出水均匀输入第一微氧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厌氧区的底部设有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由第二过滤网支撑;

所述供氧装置通过气路并联第二布水器和第三布水器,分别为第二微氧区和第一微氧区提供氧气;

所述供氮气装置通过气路并联进水管、第二布水器、第三布水器和第二曝气管,分别调节第一厌氧区、第二微氧区、第一微氧区和第二厌氧区的溶氧量。

(发明人:张传兵;朱连翔;郭倩倩;徐亚慧;王慧芳;张春红;杨鹏;赵泽帆;孙振洲;杨伟;何朋英;赵远;赵润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