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技术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22 9:18:14

污水处理技术 | 汇聚全球环保力量,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1)重力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油水密度差进行分离的技术,适合去除水中的浮油。重为分离技术最常用的设备是隔油池。它是利用油比水轻的特性,将油分离于水面并撇除。隔油池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平流式

  隔油池:构造简单,运行管理方便,除油效果稳定;但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处理能力低,排泥难,出水中仍含有乳化油和吸附在悬浮物上的油分,一般难W达到排放要求。②平板式隔油池:它己有很长的历史,池型最简单,操作方便,除油效率稳定,但占地面积大,受水流不均匀性影砸,处理效率不巧。③斜板式隔油池:在其倾斜放置平行板组,角度在30° ̄40°之间,可大大提高除油效率,但具有工程造价高、设备体积大等缺点。

  (2)化学絮凝技术絮凝技术是处理含油废水的一种常巧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技术通过加入合适的絮凝剂从而在废水中形成高分子絮凝物,经过吸附、架桥、中和及包埋等作用除去水中的污染物质。常用的无机絮凝剂为铅盐和铁盐,如碱式氯化错、硫酸铅、氯化铁和硫酸亚铁等。

  (3)气浮技术气浮技术是使大量微细气泡吸附在欲去除的颗粒(油粒)上,利用浮力将污染物带出水面,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因为微细气泡由非极性分子组成,能与疏水性的油类结合在一起,带着油粒一起上升,上浮度可提高千倍,所以油水分离效率很高。含油废水中的油,按其表面性质是完全疏水的,且密度比水小,从理论上讲,应该能相互吸聚、兼并成较大的油粒,借其密度差自行上浮到水面,但由于水中含有由两亲分子组成的衷面活性物质,它的非极性端吸附在油粒内,极性端则伸向水中,在水中的极性端进一步电离,导致油粒表面包圃了一层负电荷,从而影响了油粒向气泡表面的扩散,使乳化油-水形成了稳定体系。因此,在气浮前必须先采取失稳措施,通常的方法是投加混凝剂。其作用一是中和或改变胶体粒子表面的电荷,破坏使現他油稳定的那化剂,提高气浮效果;二是形成絮凝体,吸附油粒和悬浮物共同上浮,增强泡沫的稳定性。目前使用的气浮技术包括加压气浮、变压气浮、叶轮气浮、扩散板气浮和电解气浑等,其中常用的是加压气浮技术。加压气浮王艺是用加压索将加有混凝剂的含油废水打入加压溶气罐中,同时与注入溶气罐的压缩空气混合后上浮;其缺点是絮凝剂用量大、能耗高且占地面积大。变压气淳装置由气浮装置、乳选装置和溶气系统组成。它集凝聚、气浮、撤油、沉淀和刮泥为一体,是适宜含油废水深度处理的水质净化装置,但工艺还不成熟。传统加压气浮工艺的改进主要在其溶气系统。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4)生物技术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石油姪类的降解,主要是加氧酶的催化作用,将分子氧结合到基质中,先是形成含氧中间体,然后再转化成其它物质。生物滤池、生物膜、接触氧化、曝气塔、深井曝气、纯氧曝气化及循环间歇式生物处理等。但由于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状态复杂,处理效率并不好,出水含油量高,因此目前趋向于奸对含油废水进行分离筛选优势菌种的研究。研充较多的菌种有动胶菌属、氮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其中动胶菌的处理效率较好。

  (5)电化学技术常用的是电凝聚技术,它是使用可溶性阳极(金属铁或侣)作为牺牲电极,通过电化学反应,阳极产生絮凝剂,同时阴极产生气泡,从而,通过沉降或气浑去除絮凝体的方法。根据去除的污染物组分相对密度大小,电凝聚技术又可分为:电凝聚沉淀和电凝聚气浮。前者适用于重组分的分离;后者适用于轻组分的分离。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在处理时絮凝体难沉降而易附着气泡上浮,大多数污染物是通过气浮过程去除的,故适合电凝聚气浮技术,它兼有电化学、絮凝和气浮的特点,能一次性去除含油废水中多种污染物。与电凝聚沉淀相比,电凝聚气浮技术具有浮渣含水率低和停留时间短两个显著的优势,该有利于污泥的干化处理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