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专利技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8-10 15:45: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6.12.29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两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壳体,所述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过滤池、沉淀池、好氧池、厌氧池、砂石池和活性炭池,出水管连接有储水槽,过滤池内设置有格栅,过滤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有排污口,过滤池和沉淀池内上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和泵体与所述储水槽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有效净化水质,包括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有机物、无机盐等,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洁时,通过喷头喷水对过滤池和沉淀池进行冲洗,将固体杂质和沉渣冲洗掉并从排污口排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两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过滤池、沉淀池、好氧池、厌氧池、砂石池和活性炭池,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沉淀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好氧池与厌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厌氧池与砂石池之间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砂石池与活性炭池之间设置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上端均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第五隔板下端设置有溢流口,出水管连接有储水槽,过滤池内设置有格栅,过滤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有排污口,过滤池和沉淀池内上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和泵体与所述储水槽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下方设置有沉渣收集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人口骤增,对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城市每天持续产生的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如果任其自由排放,必然会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这些污染物将对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人民的生存条件。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生活污水集中,进行自然沉积和降解,该方法耗时长、不彻底,且仍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也不适用于现代城市条件要求。因此,技术人员设计了生活污水处理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处理器有砖混化粪池,砖混化粪池要按照标准图集施工,比较复杂而且工期长,多数工程施工时没有进行池体内部的防水粉刷,加之长时间使用后池体变形,局部开裂,出现污水渗漏,污染周边地下水质,易发生安全事故,且吃口封闭性也不好,常有臭气渗出;砖混化粪池在冬季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地区不利于施工,容易出现冻池现象,这也是导致今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结构不同,而且还要等达到一定的凝固期方可注水;对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并没有考虑到循环利用,现有生活污水大多直接通过管道排放到室外,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两端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壳体,所述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过滤池、沉淀池、好氧池、厌氧池、砂石池和活性炭池,所述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沉淀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好氧池与厌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厌氧池与砂石池之间设置有第四隔板,所述砂石池与活性炭池之间设置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上端均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第五隔板下端设置有溢流口,出水管连接有储水槽,过滤池内设置有格栅,过滤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有排污口,过滤池和沉淀池内上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和泵体与所述储水槽相连。

  所述排污口下方设置有沉渣收集槽。

  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通过在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设置生物填料,能有效去除氨氮和磷,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其中通过架设活性碳层,以流化床方式设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能有效去除污水中异味物质硫化氢、甲硫醇等产生臭味,对于铝、汞、镍、氰等一些离子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清洁时,通过喷头喷水对过滤池和沉淀池进行冲洗,将固体杂质和沉渣冲洗掉并从排污口排出。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