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 15:56:5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24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将污水输送至第一反应池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将第一反应池中的处理液经过第一沉淀池进行分层处理;将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送至第二反应池进行硝化反应;将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和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送至第三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其能同时解决硝化菌和除磷菌的泥龄问题以及反硝化菌和除磷菌对于碳源的竞争问题,其除磷‑脱氮效果好,且处理效率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污水输送至第一反应池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将所述第一反应池中的处理液经过第一沉淀池进行分层处理;

  将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送至第二反应池进行硝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送至第三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后的处理液输送至第二沉淀池中进行分层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反应池进行硝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送至曝气池进行有机物分解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曝气池有机物分解处理后的处理液输送至第三沉淀池进行分层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池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7.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反应池,对污水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第一沉淀池,与所述第一反应池相连,对所述第一反应池中的处理液进行分层处理;

  第二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相连,对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进行硝化反应;

  第三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相连,对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提升泵,与所述第二反应池和所述第三反应池相连,将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反应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反应池采用主管加支管的布水结构,所述主管插入所述第三反应池内部,与所述主管垂直的所述支管平行并靠近于所述第三反应池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池中填充有填料。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沉淀池,与所述第三反应池相连,对所述第三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后的处理液进行分层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提升泵,与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相连,将所述第二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输送至所述第二反应池进行硝化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池,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相连,对所述第二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进行有机物分解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沉淀池,与所述曝气池相连,对所述曝气池经有机物分解处理后的处理液进行分层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提升泵,与所述第三沉淀池和所述第一反应池相连,将所述第三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池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输送至所述第一反应池采用主管加支管的布水结构,所述主管插入所述第一反应池内部,与所述主管垂直的所述支管平行并靠近于所述第一反应池底面。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强,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愈来愈低。目前已出现多种污水厂污水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而这些方法及装置中脱氮除磷工艺为单一污泥生物系统,即利用混合微生物种群完成有机物氧化、硝化、反硝化及生物除磷。单一污泥脱氮除磷工艺存在很多缺点:(1)除磷菌与硝化菌的泥龄矛盾导致无法使得两种菌种发挥出最大的除磷和硝化效果;(2)传统单一污泥脱氮除磷工艺中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工况不利于硝化菌的生长;(3)碳源不足条件下,反硝化菌和除磷菌对碳源的竞争导致反硝化和除磷效果较差。

  在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基础上发展的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比如DEPHANOX工艺和A2N-SBR工艺虽然可分别控制聚磷菌及反硝化菌的泥龄,进而进行优化培养,但超越污泥携带的氨氮在后续处理单元不能被完全去除,对于总氮及氨氮含量高、有机物浓度低的生活污水,现有双泥法脱氮除磷工艺不能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或装置既能解决硝化菌和除磷菌的泥龄矛盾,又能解决不同菌种的固定化培养以及反硝化除氮和除磷效果差的问题。

  申请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其能同时解决硝化菌和除磷菌的泥龄问题以及反硝化菌和除磷菌对于碳源的竞争问题,其除磷-脱氮效果好,且处理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将污水输送至第一反应池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将所述第一反应池中的处理液经过第一沉淀池进行分层处理;

  将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送至第二反应池进行硝化反应;

  将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送至第三反应池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反应池,对污水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

  第一沉淀池,与所述第一反应池相连,对所述第一反应池中的处理液进行分层处理;

  第二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相连,对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上层上清液进行硝化反应;

  第三反应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反应池相连,对所述第一沉淀池中分层后的下层泥水混合物和所述第二反应池中经硝化反应的处理液进行反硝化和除磷处理。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第一反应池中进行除磷菌的释磷处理,第二反应池中进行硝化处理,采用两个处理池避免了由于除磷菌和硝化菌的泥龄矛盾而导致两种菌种无法发挥出最大的除磷及硝化脱氮效果;第一反应池中培养除磷菌,第二反应池中培养硝化菌,第三反应池中培养反硝化菌除磷菌,第二反应池中的硝化液进入第三反应池中提供碳氧化菌,各菌种定向培养互不干扰从而能发挥最大的除磷-硝化脱氮效果,且处理效率高;同时碳氧化菌的提供将解决了除磷和脱氮之间对碳源的竞争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