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7.01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结构包括隔层板、池体、循环电机、过滤网桶、电机隔板、混凝剂输送管、进水口、混凝池、絮凝池、污泥出口、沉淀池、沉淀板、出水口、出水池,隔层板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嵌入在池体内部,循环电机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电机隔板设于池体顶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进水口导入污水,通过混凝池处理污水的浊度和细菌,而后通过使污水内的颗粒聚集,而后通过沉淀池进行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出口排放污泥,有效的提升了污泥的排放量,提高后续的污水过滤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结构包括隔层板(1)、池体(2)、循环电机(3)、过滤网桶(4)、电机隔板(5)、混凝剂输送管(6)、进水口(7)、混凝池(8)、絮凝池(9)、污泥出口(10)、沉淀池(11)、沉淀板(12)、出水口(13)、出水池(14),所述的隔层板(1)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嵌入在池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循环电机(3)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电机隔板(5)设于池体(2)顶端,所述的混凝池(8)与絮凝池(9)均匀分布在池体(2)的左侧,所述的沉淀板(12)垂直于沉淀池(11)内部两侧,所述的出水口(13)共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沉淀池(11)的右上方,所述的出水池(14)设在沉淀池(11)的右侧,所述的混凝剂输送管(6)固定于混凝池(8)顶端,所述的污泥出口(10)于沉淀池(11)底部贯穿连接,所述的循环电机(3)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7)贯穿连接于池体(2)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池(9)右侧设有沉淀池(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隔板(5)长度为800cm或800c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7)直径为30cm或30cm以上。
说明书
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属于污水处理池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池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10573898.3的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池体的垂直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池壁内侧面设置有护坡防渗层,该污水处理池的池壁由于呈斜坡状,池壁所承受的外力大大减小,使得在承受同等压力下,建设池壁的材料用量大大减少,节约了投资,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具有承受能力高、成本低的优点。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沉淀,造成了污泥排放不彻底,影响了过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无法进行沉淀,造成了污泥排放不彻底,影响了过滤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池,其结构包括隔层板、池体、循环电机、过滤网桶、电机隔板、混凝剂输送管、进水口、混凝池、絮凝池、污泥出口、沉淀池、沉淀板、出水口、出水池,所述的隔层板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嵌入在池体内部,所述的循环电机共设有三个且通过电机隔板设于池体顶端,所述的混凝池与絮凝池均匀分布在池体的左侧,所述的沉淀板垂直于沉淀池内部两侧,所述的出水口共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右上方,所述的出水池设在沉淀池的右侧,所述的混凝剂输送管固定于混凝池顶端,所述的污泥出口于沉淀池底部贯穿连接,所述的循环电机底部螺纹连接有过滤网桶。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口贯穿连接于池体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絮凝池右侧设有沉淀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隔板长度为800cm或80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口直径为30cm或3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剂输送管为不锈钢材质,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电机为防水材质,防止内部渗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进水口导入污水,通过混凝池处理污水的浊度和细菌,而后通过使污水内的颗粒聚集,而后通过沉淀池进行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出口排放污泥,有效的提升了污泥的排放量,提高后续的污水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