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6.07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S1、将污水排入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粗栅格室;S2、将粗栅格室处理过的污水排入细栅格室,对污水进行缓冲调节;S3、通过溢流方式,将细栅格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MBR膜处理室;S4、通过溢流方式,将MBR膜处理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氧化室;S5、在细栅格室底部设置第一排泥口,在MBR膜处理室底部设置第二排泥口,在氧化室底部设置第三排泥口,三个排泥口通向各处理室底部的污泥室,污泥室用于承接污水中的污泥。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能耗低、占地小、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污水排入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粗栅格室;
S2、将粗栅格室处理过的污水排入细栅格室,对污水进行缓冲调节;
S3、通过溢流方式,将细栅格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MBR膜处理室;
S4、通过溢流方式,将MBR膜处理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氧化室;
S5、在细栅格室底部设置第一排泥口,在MBR膜处理室底部设置第二排泥口,在氧化室底部设置第三排泥口,三个排泥口通向各处理室底部的污泥室,污泥室用于承接污水中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氧化室内填充有聚氨酯海绵填料,进行污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细栅格室底部设置第一污泥倾斜板,在MBR膜处理室底部设置第二污泥倾斜板,在氧化室底部设置第三污泥倾斜板,所述三个排泥口分别位于三个污泥倾斜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粗栅格室、细栅格室、MBR膜处理室和氧化室的下方,贯穿这四个处理室设置曝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曝气喷头,曝气喷头设置在进气管上,位于在各个处理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四个进气管,一端共同连接,两两夹角成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曝气装置采用间歇曝气的工作运行方式,曝气时长10-30分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气管通过垫板连接在各处理室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污泥室的底部设有倒圆台形的总污泥倾斜板,所述总污泥倾斜板底端设有总排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污泥倾斜板、第二污泥倾斜板、第三污泥倾斜板和总污泥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为30度。
说明书
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有厨房、沐浴、洗涤和冲厕等,其数量、成分、污染物浓度与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用水量有关。一般而言,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如下特点: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好,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水质水量波动大。
针对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集中建造大型水厂解决途径不切实际。农村污水排放源的特点是排放量不大,且排放点分散,通过大规模管网收集污水集中至中大型污水处理厂有困难,且不经济。但是如任其自由排放,则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为一体化MBR膜处理装置,采用单点进水。污水处理各反应区一般不设严格分区,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各区微生物易于到达各功能区,由于其它性质的微生物的混合干扰,导致各功能区短时间内不能达到所需的反应条件,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区的容积。现有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不够完善,具有出水效果不够高、质量重、体积大、滤料更换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
S1、将污水排入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粗栅格室;
S2、将粗栅格室处理过的污水排入细栅格室,对污水进行缓冲调节;
S3、通过溢流方式,将细栅格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MBR膜处理室;
S4、通过溢流方式,将MBR膜处理室内处理后的水排入氧化室;
S5、在细栅格室底部设置第一排泥口,在MBR膜处理室底部设置第二排泥口,在氧化室底部设置第三排泥口,三个排泥口通向各处理室底部的污泥室,污泥室用于承接污水中的污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重力作用,进行了溢流和排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采用微动力,降低了运行费用,更贴合农村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