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0 17:00:28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4.28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包括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的漂浮载体,漂浮载体上表面设置有抽水泵和生物强化反应器,且抽水泵位于生物强化反应器的一侧;抽水泵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吸水管和抽吸进水管,吸水管另一端深入待净化水体中,抽吸进水管沿着生物强化反应器外壁布置,且抽吸进水管与生物强化反应器顶部外壁上的进水口连通,生物强化反应器一端外壁底部设置有向上扬起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结合微生物强化净水的原理,避免水体中污染物的转移,能够增加水体扰动,补充一定量的溶解氧,能极大的降低的水体修复的工程量和投资,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从根本上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持水体清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包括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的漂浮载体(1),所述漂浮载体(1)上表面设置有抽水泵(2)和生物强化反应器(3),且抽水泵(2)位于生物强化反应器(3)的一侧;所述抽水泵(2)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吸水管(4)和抽吸进水管(5),所述吸水管(4)另一端深入待净化水体中,所述抽吸进水管(5)沿着生物强化反应器(3)外壁布置,且所述抽吸进水管(5)与生物强化反应器(3)顶部外壁上的进水口(3.1)连通,所述生物强化反应器(3)一端外壁底部设置有向上扬起的排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反应器(3)包括外部的保护罩(3.2)和内部的净化层(3.3),所述净化层(3.3)由上至下依次由填料层(3.31)和活性砂滤层(3.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3.31)的填料由无机填料或/和有机填料组成;所述无机填料为陶粒、火山岩、活性炭、石英砂和天然沸石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填料为PP熔喷式滤芯、折叠式滤芯和多面空心球中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2)底部的漂浮载体(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吸水管(4)的垂直通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4)沿着漂浮载体(1)侧壁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载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抽吸进水管(5)的进水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4)的进水管口安装有格栅(4.1)。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进水管(5)沿着生物强化反应器外壁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6)上扬角度α为0~45°。

  说明书

  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景观水体修复、养殖水体净化等静态水体修复,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黑臭水体是城市发展遇到的一大挑战之一,会给水体、水生生物甚至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黑臭水体呈厌氧状态,滋生腐败;水体理化性质表现为强还原性,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物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消失。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流中因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会导致水体黑臭。

  在各类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中,主要有生态修复、纯氧曝气、底泥疏浚和底泥固化等。在各类水体修复技术中,有存在工程量大、投资高、见效慢、不可持续性等问题。

  针对流域综合治理、黑臭水体修复、富营养化治理等水环境修复治理工程,现阶段采用的主要是“截留+底泥治理+污水处理”等常规手段。截留后污水经处理后现阶段排放标准多为一级A标准,但出厂污水体一般呈缺氧状态,残留的有机物仍会导致水体黑臭;底泥疏浚工程量巨大,施工现场环境恶劣,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污水的治理有生态浮岛和(纯氧)曝气技术,生态浮岛净水植物不易成活,维护量大,净化效果慢;曝气技术投资成本大,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该装置使用“生物反应器+水流扰动补充曝气”的方式,利用反应器中丰富的微生物代谢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了污染水体原位修复,并利用水流扰动补充曝气,将投资成本大、工期长、效果慢、黑臭水体复发等问题很好的解决;其克服了传统生态修复工程量巨大、环境不友好等缺点,解决的污染水体因污染物转移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该装置用于现阶段大规模开展的流域综合治理、黑臭水体修复、富营养化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工程,能够充分降解水中、底泥释放的有机物并补充一定量的溶解氧;该装置投资节省、工程量少、环境友好、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的方法更符合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所述漂浮式污水修复装置包括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上的漂浮载体,所述漂浮载体上表面设置有抽水泵和生物强化反应器,且抽水泵位于生物强化反应器的一侧;所述抽水泵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吸水管和抽吸进水管,所述吸水管另一端深入待净化水体中,所述抽吸进水管沿着生物强化反应器外壁布置,且所述抽吸进水管与生物强化反应器顶部外壁上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生物强化反应器一端外壁底部设置有向上扬起的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外部的保护罩和内部的净化层,所述净化层由上至下依次由填料层和活性砂滤层。

  再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的填料由无机填料或/和有机填料组成;所述无机填料为陶粒、火山岩、活性炭、石英砂和天然沸石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填料为PP熔喷式滤芯、折叠式滤芯和多面空心球中任意一种;所述填料层和活性砂滤层厚度依照水体水质情况而定,

  再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泵底部的漂浮载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吸水管的垂直通道。

  再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管沿着漂浮载体侧壁布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漂浮载体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抽吸进水管的进水槽。

  再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管的进水管口安装有格栅。

  再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扬角度α为0~4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生物代谢水中有机物,能够高效、彻底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抽水泵将待净化水体经进水管道抽入生物反应器中,反应器内由填料混合而成的填充层、活性砂滤层构成,混合的填料之间及内部空隙大小不一,氧气含量不一,具有丰富的微生物体系、更长的生物链,可以降解黑臭水体中难降解的污染物。反应器底部砂滤层具有进一步净化水体的作用,并防止脱落的生物膜进入水体中。抽水泵源源不断的将水体抽入微生物强化净化器中,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从而彻底消除黑臭水体。

  净化后的水体经有一定上扬角度的排水管跌入水体,带动水体扰动并增加一定溶解氧含量,防止水体恶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合微生物强化净水的原理,避免水体中污染物的转移,设计出一种原位污水原位修复装置,能够增加水体扰动,补充一定量的溶解氧,能极大的降低的水体修复的工程量和投资,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从根本上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持水体清澈;

  2)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施工便捷、运行成本低廉、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在流域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景观水体修复、养殖水体净化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