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2 16:17:0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3.30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3/34; C02F101/16;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非曝气区内部由一块第一隔板8和两块第二隔板9分隔为四个第一格室,曝气区内部由一块第一隔板8和一块第二隔板9分隔为三个第二格室,曝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曝气区内远离非曝气区的第二格室内设有膜组件,回流泵设置在膜组件下方,进水管一端与非曝气区的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一端与膜组件的出水口连通,自吸泵与出水管连通,回流管一端与回流泵的出水口连通,回流管另一端与非曝气区的回水口连通。该设备通过对非曝气区和曝气区进行分隔,污水被逐级稀释,形成污染物浓度梯度,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在保证出水效果的前提下减小设备体积,简化工艺操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主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回流管(4)、回流泵(5)和自吸泵(6),所述反应器主体(1)由非曝气区(1-1)和曝气区(1-2)两部分组成,所述非曝气区(1-1)和所述曝气区(1-2)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4)和所述回流泵(5)构成所述处理设备的回流系统;

  所述非曝气区(1-1)和所述曝气区(1-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截留筛网(10);

  所述非曝气区(1-1)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第一隔板(8)和两块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9)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所述截留筛网(10),所述第一隔板(8)位于两块所述第二隔板(9)之间,所述第一隔板(8)和所述第二隔板(9)将所述非曝气区(1-1)内部分隔为四个第一格室,所述曝气区(1-2)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第一隔板(8)和一块所述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8)和所述第二隔板(9)将所述曝气区(1-2)内部分隔为三个第二格室,每个所述第一格室和每个所述第二格室顶部均设置有人孔(7),所述第一格室和所述第二格室内均填充有5-50%的生物填料(11);

  所述曝气区(1-2)底部设置有曝气器(12),所述曝气区(1-2)内远离所述非曝气区(1-1)的第二格室内设有膜组件(13),所述回流泵(5)设置在所述膜组件(13)下方,所述进水管(2)一端与所述非曝气区(1-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3)一端与所述膜组件(1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6)设置在所述出水管(3)另一端并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所述回流管(4)一端与所述回流泵(5)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4)另一端与所述非曝气区(1-1)的回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提升水泵(14),所述提升水泵(14)与所述进水管(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4)周围设置有保温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另一端设置有电磁流量计(15)。

  说明书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区、风景名胜区以及位置偏远的生活社区、宾馆、疗养区等,由于污水产生量较小,且位置分散,采用集中式处理系统会产生管网铺设过长、投资过大、处理负荷不足等问题。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则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目前具备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内部多按A/O或者A2/O工艺制造,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只设置一个格室,污水进入格室后被迅速稀释,污染物浓度降低,不利于微生物快速降解污染物。另外,目前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内部多是同时设置污泥回流和内回流装置,增加了设备运行操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器主体、进水管、出水管、回流管、回流泵和自吸泵,所述反应器主体由非曝气区和曝气区两部分组成,所述非曝气区和所述曝气区内部连通,所述回流管和所述回流泵构成所述处理设备的回流系统;

  所述非曝气区和所述曝气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截留筛网;

  所述非曝气区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第一隔板和两块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所述截留筛网,所述第一隔板位于两块所述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非曝气区内部分隔为四个第一格室,所述曝气区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一块所述第一隔板和一块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曝气区内部分隔为三个第二格室,每个所述第一格室和每个所述第二格室顶部均设置有人孔,所述第一格室和所述第二格室内均填充有5-50%的生物填料;

  所述曝气区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所述曝气区内远离所述非曝气区的第二格室内设有膜组件,所述回流泵设置在所述膜组件下方,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非曝气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膜组件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自吸泵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并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回流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所述非曝气区的回水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提升水泵,所述提升水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流管周围设置有保温电缆。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另一端设置有电磁流量计。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结构合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非曝气区和曝气区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成多个体积较小的第一格室和第二格室,污水被逐级稀释,形成污染物浓度梯度,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在保证出水效果的前提下减小设备体积;

  (2)设备可以埋在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地表可以作为绿化用地或其他用地,不影响周围环境,设备全自动运行,不需要专人进行管理,只需要定期维护,运行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低;

  (3)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简洁,与其它设备相比,处理水量相同的前提下设备体积可减小5-8%,同时将污泥回流和内回流合并为一套回流系统,操作更加简单;

  (4)该设备不需或仅需小范围内建设收集管网,投资低廉,技术可靠,适用于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