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26 11:39:10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6.12.15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C02F1/30; C09D175/04; C09D5/20; C09D5/08; C09D7/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0‑65份,水:20‑30份,填料:5‑10份,改性硅溶胶:5‑10份,润湿剂:0.1‑0.3份,分散剂:0.8‑1.5份,增稠剂:0.6‑0.9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4‑0.8份,剥离剂:1‑2份,滤网的网格间隙内附着有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5‑60%,硝酸银:1‑3%,硝酸镧:1‑6%,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0-65份,水:20-30份,填料:5-10份,改性硅溶胶:5-10份,润湿剂:0.1-0.3份,分散剂:0.8-1.5份,增稠剂:0.6-0.9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4-0.8份,剥离剂:1-2份,其中,所述的填料为云母石、硅灰石以及超细碳酸钙的混合物,其云母石、硅灰石、超细碳酸钙的质量比为8:2;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的增稠剂为RheoT30;所述的消泡剂为道康宁62;所述的流平剂为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所述的剥离剂为水性硬脂酸;

  所述滤网的网格间隙内附着有化学触媒活性组分,所述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所述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5-60%,硝酸银:1-3%,硝酸镧:1-6%,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0-50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70-450m2/g,平均孔径为20-120nm,孔容为0.35-1.25ml/g;

  所述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30-50%,海泡石:25-45%,分子筛:25-35%,膨润土:5-10%,硅胶:1-10%,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碱性硅溶胶于装有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并将硅烷偶联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在转速为200-250r/min搅拌下逐滴加到碱性硅溶胶中,滴速为2s/d,滴加完后在50-60℃下保温搅拌7-8h,即得到改性硅溶胶;

  其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所述的碱性硅溶胶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1份,水:25份,填料:6份,改性硅溶胶:8份,润湿剂:0.2份,分散剂:1.1份,增稠剂:0.7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6份,剥离剂:1份;

  所述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所述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43%,硝酸银:2%,硝酸镧:5%,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6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30m2/g,平均孔径为72nm,孔容为0.72ml/g;

  所述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43%,海泡石:36%,分子筛:27%,膨润土:8%,硅胶:6%,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3份,水:27份,填料:7份,改性硅溶胶:8份,润湿剂:0.27份,分散剂:1.3份,增稠剂:0.72份,消泡剂:0.27份,流平剂:0.72份,剥离剂:1.5份;

  所述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所述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52%,硝酸银:3%,硝酸镧:6%,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6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60m2/g,平均孔径为85nm,孔容为0.85ml/g;

  所述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36%,海泡石:39%,分子筛:31%,膨润土:7%,硅胶:8%,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说明书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而且,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作为无污染或低污染、无毒害或低毒害的绿色涂料,水性可剥离防腐涂料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水性可剥离防腐涂料是指以水为溶剂或者分散剂,使成膜物质均匀分散或溶解在水中,经涂布后自然成膜并能剥离的涂料。因此水性可剥离防腐涂料的研究对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0-65份,水:20-30份,填料:5-10份,改性硅溶胶:5-10份,润湿剂:0.1-0.3份,分散剂:0.8-1.5份,增稠剂:0.6-0.9份,消泡剂:0.2-0.4份,流平剂:0.4-0.8份,剥离剂:1-2份,其中,的填料为云母石、硅灰石以及超细碳酸钙的混合物,其云母石、硅灰石、超细碳酸钙的质量比为8:2;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增稠剂为RheoT30;的消泡剂为道康宁62;的流平剂为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的剥离剂为水性硬脂酸;

  滤网的网格间隙内附着有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5-60%,硝酸银:1-3%,硝酸镧:1-6%,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0-50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70-450m2/g,平均孔径为20-120nm,孔容为0.35-1.25ml/g;

  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30-50%,海泡石:25-45%,分子筛:25-35%,膨润土:5-10%,硅胶:1-10%,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进一步,前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的改性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

  取碱性硅溶胶于装有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并将硅烷偶联剂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在转速为200-250r/min搅拌下逐滴加到碱性硅溶胶中,滴速为2s/d,滴加完后在50-60℃下保温搅拌7-8h,即得到改性硅溶胶;

  其中,的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的碱性硅溶胶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2-1.5。

  进一步,前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1份,水:25份,填料:6份,改性硅溶胶:8份,润湿剂:0.2份,分散剂:1.1份,增稠剂:0.7份,消泡剂:0.3份,流平剂:0.6份,剥离剂:1份;

  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43%,硝酸银:2%,硝酸镧:5%,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6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30m2/g,平均孔径为72nm,孔容为0.72ml/g;

  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43%,海泡石:36%,分子筛:27%,膨润土:8%,硅胶:6%,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进一步,前述的工业废水净化设备用滤网的处理工艺,滤网上涂覆有可剥离防腐涂料,涂料按其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乳液:63份,水:27份,填料:7份,改性硅溶胶:8份,润湿剂:0.27份,分散剂:1.3份,增稠剂:0.72份,消泡剂:0.27份,流平剂:0.72份,剥离剂:1.5份;

  化学触媒活性组分包括纳米二氧化锰、硝酸银和硝酸镧,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纳米二氧化锰:52%,硝酸银:3%,硝酸镧:6%,其余为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吸附材料,纳米二氧化锰粒径为36nm,复合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60m2/g,平均孔径为85nm,孔容为0.85ml/g;

  复合吸附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硅藻土:36%,海泡石:39%,分子筛:31%,膨润土:7%,硅胶:8%,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防腐涂料,涂膜的强度和可剥离性表现良好,除了能有效防腐外,还具有抗紫外线功能,可以对底材的保护更加全面和有效;涂膜具有较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低剥离强度,较好的耐水性和耐盐性;不使用价格较高、有毒的有机溶剂,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