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2.07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IPC分类号C12N1/20; C02F3/02; C02F3/34; C12R1/38
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脱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及其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于2016年11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104。该菌株是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成为可能,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MKC-0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于2016年11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10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能同步去除废水中氨氮和COD。
4.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按照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废水中,在25~35℃、100~150r/min的条件下处理废水24~7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废水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0℃、120r/min的条件下处理废水48h。
说明书
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及其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脱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及其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水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的现象,高效、快速去除水中氮素是当今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是将硝化、反硝化两个过程独立开来,导致了脱氮过程的不连续性和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研究发现,一些异养硝化菌同时又具有好氧反硝化的能力,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成为可能,这极大提高了它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价值,也为废水生物脱氮的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如Alcaligenes faecalis、Thiosphaera pantotropha和Pseudomonassp.等,它们具有生长速率快、耐高有机负荷、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对于减小反应器容积,加快整个反应过程,降低运行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被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丰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资源库,提供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该菌株是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使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成为可能,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MKC-02菌株,所述菌株于2016年11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104,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mendocina,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本发明的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是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该菌株以柠檬酸钠为碳源,对水体中的氨氮、硝态氮、COD进行好氧降解,且在脱氮的过程中几乎不积累亚硝态氮,避免了二次污染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在废水脱氮中的应用。本发明更进一步保护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在同步去除废水中氨氮和COD的应用。
一种废水脱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按照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废水中,在25~35℃、100~150r/min的条件下处理废水24~72h;所述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于2016年11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104,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mendocina,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优选地,将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废水中。
优选地,在30℃、120r/min的条件下处理废水48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门多萨假单胞菌MKC-02菌株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含氮物质,24h内对氨氮、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4.5%、90.8%。该生物脱氮方法属于新型生物脱氮技术领域,不仅能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去除氨氮、硝态氮,而且去除氨氮过程中没有硝态氮的生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