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污水净化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 15:49:1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7.03.06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以及消毒池;其中,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满足以下条件:内周壁上设有渗水介质层;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供所述水生植物生长的基质、曝气管网;其中,所述基质内养殖有底栖动物,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的污水的表面设置有活性污泥。该污水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能够在促进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正常生存、生长的情况下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污水排放标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隔油池(1)、沉砂池(3)、沉淀池(4)、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以及消毒池(6);

  其中,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满足以下条件:内周壁上设有渗水介质层(10);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7)、供所述水生植物(7)生长的基质、曝气管网(9);其中,所述基质内养殖有底栖动物(8),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的污水的表面设置有活性污泥(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1)、沉砂池(3)、沉淀池(4)、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以及消毒池(6)中的相邻两者之间采用管道连接,且所述管道内设有增压泵(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介质层(10)为砂石或混凝土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中,所述污水的入口位于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的顶部,出口为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5)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砂砾、植物枯落物和湖泊底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7)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茭草和狭叶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菹草和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8)为泥鳅、纹沼螺、霍普水丝蚓、长角涵螺、摇蚊幼虫和铜锈环棱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装置,具体地,涉及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城市供水的局面也日趋紧张,城市生活污水或生产污水的处理负荷也日益增加。污水的有效净化处理是一个很好的回收再利用资源的处理方式,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公共景观用水的主要水源,除此以外,回收处理后的污水还可以用作水产品的养殖或再次流入湖泊中。

  目前,污水处理厂都是直接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污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但是直接经物理-化学处理后的污水中磷、氮等利于植物生长的营养成分也降到了最低水平,因此经传统污处理方法净化后的污水并不利于一些人工养殖的水生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另外,排入湖泊中后也并不利于水生植物或动物的生长、生存。且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繁琐、运行成本高。

  因此,提供一种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利于水生植物或动物生存、生长的污水处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且能够在促进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正常生存、生长的情况下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污水排放标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的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以及消毒池;

  其中,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满足以下条件:内周壁上设有渗水介质层;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供所述水生植物生长的基质、曝气管网;其中,所述基质内养殖有底栖动物,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的污水的表面设置有活性污泥。

  优选地,所述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以及消毒池中的相邻两者之间采用管道连接,且所述管道内设有增压泵。

  优选地,所述渗水介质层为砂石或混凝土块。

  优选地,在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中,所述污水的入口位于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的顶部,出口为所述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基质为砂砾、植物枯落物和湖泊底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

  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茭草和狭叶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菹草或狐尾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底栖动物为泥鳅、纹沼螺、霍普水丝蚓、长角涵螺、摇蚊幼虫和铜锈环棱螺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待处理的污水依次流经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以及消毒池后排出;污水流经隔油池、沉砂池、沉淀池与处理依次进行去油、去除不溶颗粒等,接着流经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净化池中,池中的底栖动物能够促进污水中或基质中氨、磷等有机质的分解,加速污水中的物质交换和水体的自净过程;同时,池中的水生植物生长能够吸收、消耗掉污水中的氨、磷等营养成分,以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充分利用。此外,池中还添加了活性污泥,能够有效吸附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使得污水进一步得到净化。最后再进行化学消毒,使得污水排放符合排放标准。该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能够在养殖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能的同时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