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2.22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消毒装置、回流管,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和消毒装置依次管道连通,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沉淀装置、A2O生化池连通;所述A2O生化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脱氮除磷效率高的A2O生化池工艺和太阳能水浴温控,预热污水,是污水温度控制在微生物最适合温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解决高原水温低、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消毒装置、回流管,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和消毒装置依次管道连通,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沉淀装置、A2O生化池连通;所述A2O生化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缺氧区和好氧区隔断,且第二隔板的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好氧区的侧壁上设有与沉淀装置连接的第二出水管,所述溢流口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隔板靠近好氧区的侧壁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溢流口的底部,且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厌氧区所在A2O生化池的顶部设有与太阳能加热装置连接的第二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上还设有回流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太阳能顶板、加热单元、电源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太阳能顶板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加热单元、电源、恒温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源分别与加热单元、恒温控制器、太阳能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第一出水管上分别设有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阀门、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池体、透明顶板、以及多个第三隔板,所述透明顶板设置在消毒池体的顶部,所述第三隔板均匀设置在消毒池体的内部,且将消毒池体分割为“S”形管路池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体的顶部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向消毒池体内添加消毒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沉淀装置连接。
说明书
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饮用水都是人们的关注焦点。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己经处于一个相当严重的局面,2008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己接近40%,其中淮河流域和滇池最为严重。工业较发达的城镇河段污染突出,城市河段中78%的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50%受到污染,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可见如果不解决水污染的问题,长此以往,当代人可利用的水资源就日趋较少,到了下一代,将会无可用之水。
另一方面,在高原地区,由于高原污水水温较低,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方法来处理高原地区生活污水的会面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为解决高原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脱氮除磷效率高的A2O生化池工艺和太阳能水浴温控,预热污水,是污水温度控制在微生物最适合温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解决高原水温低、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原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消毒装置、回流管,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过滤装置、A2O生化池、沉淀装置和消毒装置依次管道连通,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沉淀装置、A2O生化池连通;所述A2O生化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缺氧区和好氧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缺氧区和好氧区隔断,且第二隔板的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好氧区的侧壁上设有与沉淀装置连接的第二出水管,所述溢流口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隔板靠近好氧区的侧壁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溢流口的底部,且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厌氧区所在A2O生化池的顶部设有与太阳能加热装置连接的第二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上还设有回流泵。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太阳能顶板、加热单元、电源和恒温控制器,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太阳能顶板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加热单元、电源、恒温控制器分别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源分别与加热单元、恒温控制器、太阳能顶板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第一出水管上分别设有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阀门、出水阀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池体、透明顶板、以及多个第三隔板,所述透明顶板设置在消毒池体的顶部,所述第三隔板均匀设置在消毒池体的内部,且将消毒池体分割为“S”形管路池体。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体的顶部还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向消毒池体内添加消毒剂。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池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与沉淀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太阳能加热装置,利用太阳能顶板收集利用太阳能,一部分用于加热污水,使污水达到微生物适合的温度,一部分供给高原民用;采用脱氮除磷效率高的A2O生化池工艺处理污水,在好氧区的进水口设置高于第二出水管的溢流口,形成自然高度落差,与挡板配合,使缺氧区溢流进入好氧区的污水形成水幕,增加污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溶氧,从而提高处理效率;在消毒池体的顶部设置透明顶板,利用高原日照实现部分紫外线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