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3 13:18:30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04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相隔设置的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沉淀池;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内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好氧反应池内的液面上方;所述好氧反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并将污水提升至液面上方的提升搅拌装置,所述提升搅拌装置上具有用于将提升的污水排出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出水时朝向所述集水槽上方的槽口;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进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较低、污水处理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好氧池出水自回流、缺氧池厌氧池水流自搅拌功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相隔设置的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好氧反应池(2)以及沉淀池(3);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与好氧反应池(2)之间相邻的侧壁上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反应池(2)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2)内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21),所述集水槽(21)位于好氧反应池内的液面上方;所述好氧反应池(2)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并将污水提升至液面上方的提升搅拌装置(4),所述提升搅拌装置(4)上具有用于将提升的污水排出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出水时朝向所述集水槽(21)上方的槽口;所述集水槽(21)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的进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搅拌装置(4)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搅拌架(41),所述搅拌架(41)上具有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架(41)旋转的驱动电机(42);所述搅拌架(41)的转轴沿垂直于所述集水槽(21)所在侧壁的方向水平架设在所述好氧反应池(2)内,其下半部分位于所述好氧反应池(2)内的液面下;所述搅拌架(41)的外圆面上具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取水筒(43),所述取水筒(43)朝向所述集水槽(21)的一端具有开口,且该开口端顺沿所述搅拌架(41)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使取水筒(43)随搅拌架(41)旋转出液面时该开口端斜向上装满污水,并在经过搅拌架(41)的最高点后继续向下旋转的过程中,该开口端斜向下将水倒进所述集水槽(21)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41)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填料笼(44);所述填料笼(44)内充填有填料,所述填料的表面能够附着生长用于处理污水的微生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采用ZH30型颗粒活性碳填料、椰壳活性碳填料、悬浮球填料、鲍尔环填料、海尔环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花环填料、改性生物悬浮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2)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集水槽(21),所述取水筒(43)在所述搅拌架(41)的轴线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排,且每一排所述取水筒(43)的开口端均朝向邻近的所述集水槽(2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1)位于所述搅拌架(41)的轴线上方且靠近该轴线的位置,所述集水槽(21)紧贴所在的侧壁设置,且该侧壁高于所述搅拌架(41)的最高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搅拌装置(4)沿所述集水槽(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提升搅拌装置(4)的转轴通过链条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的底部朝向所述好氧反应池(2)方向延伸形成进水区(11),使所述好氧反应池(2)的底面高于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的底面;所述进水区(11)内沿左右方向等距布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前后方向的一端与侧壁相连,另一端与侧壁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与前后方向上的两个侧壁相连,使所述进水区(11)内形成连续的S型通道;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1)的进水管位于所述进水区(11)靠近所述沉淀池(3)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2)的底面沿朝向所述沉淀池(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沉淀池(3)的底面沿朝向所述好氧反应池(2)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好氧反应池(2)的底面与所述沉淀池(3)的底面相交接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泥管(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3)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的高度低于所述好氧反应池(2)内的液面。

  说明书

  一种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是20世纪70时代由美国一些专家在厌氧-好氧法脱氮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其宗旨是开发能够同步脱氮处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特点为: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较好。常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

  A2O工艺实现同步脱氮除磷需通过回流泵将好氧池的出水回流至缺氧池,实现反硝化脱氮,同时厌氧池、缺氧池需利用搅拌设备使泥水充分混合去除有机物和氮,造成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和运行电耗较高,导致A2O工艺水处理成本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具有好氧池出水自回流、缺氧池厌氧池水流自搅拌功能的A2/O工艺技术装置,是降低A2/O工艺技术水处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较低、污水处理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好氧池出水自回流、缺氧池厌氧池水流自搅拌功能的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回流A2O水处理装置,包括从左向右依次相隔设置的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沉淀池;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之间相邻的侧壁上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置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反应池内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好氧反应池内的液面上方;所述好氧反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搅拌并将污水提升至液面上方的提升搅拌装置,所述提升搅拌装置上具有用于将提升的污水排出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出水时朝向所述集水槽上方的槽口;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进水管。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好氧反应池内设置提升搅拌装置,能够对好氧反应池进行充分搅拌并将污水提升到液面以上,同时,在好氧反应池的侧壁上设置集水槽,并使提升搅拌装置提升到液面的污水经过出水口倒入集水槽中,并通过集水槽底部的管道送入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进水管中,从而实现好氧反应池中的污水自回流。无需单独设置回流泵,减少了设备投资成本,降低运行电耗。另外,提升搅拌装置对好氧反应池内地污水进行充分搅拌,使得空气能够充分进入到好氧反应池的待处理污水中,提高好氧反应池内的污水处理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提升搅拌装置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上具有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架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架的转轴沿垂直于所述集水槽所在侧壁的方向水平架设在所述好氧反应池内,其下半部分位于所述好氧反应池内的液面下;所述搅拌架的外圆面上具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取水筒,所述取水筒朝向所述集水槽的一端具有开口,且该开口端顺沿所述搅拌架的旋转方向倾斜设置,使取水筒随搅拌架旋转出液面时该开口端斜向上装满污水,并在经过搅拌架的最高点后继续向下旋转的过程中,该开口端斜向下将水倒进所述集水槽中。

  采用上述结构,工作时,搅拌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取水筒旋转,由于取水筒具有开口的一端沿旋转的方向倾斜设置,当取水筒从搅拌架底部向上旋转到搅拌架顶部的过程中,具有开口的一端始终高于另一端,从而能够从好氧反应池中舀满水;当取水筒从搅拌架顶部向下旋转到搅拌架底部的过程中,具有开口的一端始终低于另一端,使得取水筒中的水能够倒入到集水槽中。从而使得搅拌架在对污水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将污水提升到液面上方。实现污水的自回流。上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作为优化,所述搅拌架内还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填料笼;所述填料笼内充填有填料,所述填料的表面能够附着生长用于处理污水的微生物。

  采用上述结构,当搅拌架对污水进行搅拌时,填料笼与污水充分接触,使得填料笼内的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填料采用ZH30型颗粒活性碳填料、椰壳活性碳填料、悬浮球填料、鲍尔环填料、海尔环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花环填料、改性生物悬浮填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好氧反应池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集水槽,所述取水筒在所述搅拌架的轴线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排,且每一排所述取水筒的开口端均朝向邻近的所述集水槽。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两排取水筒中的相邻的两个取水筒形成V型,当搅拌架旋转时,取水筒能够从两侧同时取水,并分别排到对应的集水槽中,提高取水的效率,两侧对称设置,能够使取水量更加的均匀,避免集中往一个集水槽内倒水而造成溢流。

  作为优化,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搅拌架的轴线上方且靠近该轴线的位置,所述集水槽紧贴所在的侧壁设置,且该侧壁高于所述搅拌架的最高点。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取水筒经过搅拌架的最高点后,将水泄到好氧反应池外。同时,由于集水槽紧贴侧壁设置,使得被侧壁阻挡的水能够顺侧壁流进集水槽内,提高自回流的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提升搅拌装置沿所述集水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提升搅拌装置的转轴通过链条相连。

  这样,可以提高回流的效率以及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一个驱动电机可以驱动多个提升搅拌装置,有利于降低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底部朝向所述好氧反应池方向延伸形成进水区,使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面高于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底面;所述进水区内沿左右方向等距布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前后方向的一端与侧壁相连,另一端与侧壁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隔板分别与前后方向上的两个侧壁相连,使所述进水区内形成连续的S型通道;所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的进水管位于所述进水区靠近所述沉淀池的一侧。

  采用上述设置,使得进水在进水区内沿连续的S型通道流入到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内,在流动的过程中,因水流需连续改变流向,同时,进水区位于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部的下方,形成缺氧环境,从而使得在进水的过程中完成缺氧搅拌,从而减少了厌氧缺氧混合反应池内的搅拌装置,实现自搅拌功能,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面沿朝向所述沉淀池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面沿朝向所述好氧反应池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面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面相交接的最低处设置有排泥管。

  这样,能够快速将沉淀的污泥集中在排泥管所在位置,方便将沉淀的污泥快速排出,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好氧反应池内的液面。

  这样,可以通过溢流的方式将经过处理的水从该出水管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较低、污水处理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好氧池出水自回流、缺氧池厌氧池水流自搅拌功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