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1 17:01:43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7.15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14

    摘要

  

  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包括净水器,该净水器上设有一排污阀,上述污泥再浓缩装置还包括一与该排污阀出口相连通的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包括由上往下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溢流口,每个溢流口的外侧都对应设置有上清液溢出管路,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底部设置有一污泥口,该污泥口与一压滤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净水器底部絮凝沉降后排除的污泥,再进入污泥浓缩槽静置、沉淀后,使用中可以将污泥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由上往下依次从各个溢流口排掉,完成再次浓缩操作,之后再次浓缩的污泥从底部的污泥口通入压滤机中,从而提高了污泥浓度,保证了压滤的污泥量,最终降低了净水器的出水悬浮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包括净水器,该净水器上设有一排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该排污阀出口相连通的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包括由上往下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溢流口,每个溢流口的外侧都对应设置有上清液溢出管路,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底部设置有一污泥口,该污泥口与一压滤机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槽包括一圆柱状罐体以及由该圆柱状罐体底部向下收缩形成的下部锥形斗,所述污泥口位于下部锥形斗的底部,所述圆柱状罐体在其侧壁切向开设有进泥口以及复数个所述溢流口,该进泥口的位置高于各溢流口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泥口之间通过一进泥管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的入口分有两路,第一路连通于所述排污阀的出口,第二路连通于一助凝剂投放单元的出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的出口分有两路,第一路连通于所述进泥口,第二路连通于所述压滤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管出口的第二路与压滤机之间设置有一直通隔膜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口与压滤机之间设置有一再浓缩污泥阀。

  8.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凝剂投放单元包括助凝剂投放槽及助凝剂截止阀,所述进泥管入口的第二路与所述助凝剂投放槽之间通过所述助凝剂截止阀进行通断动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上清液溢出管路的入口对应连通于各溢流口,各上清液溢出管路的出口均连通于一排液总管,各上清液溢出管路在其入口和出口位置中间均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排水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为蝶阀。

  说明书

  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浓缩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氨系统排放废水的悬浮物高且含有颗粒状杂质,必须经净水器絮凝沉降处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

  现有设备为净水器底部的絮凝沉降的污泥通过排污管、排污阀,直接进入压滤工序的进料槽。在压滤运行过程中发现污泥量太大,且污泥偏稀,导致压滤机来不及压滤,压滤量与排污量无法匹配,导致水净化器的排污泥量不够,造成净水器的污泥层不断上升,最终出水悬浮物偏高,影响下一道水处理工序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净水机污泥压滤中污泥偏稀、出水悬浮物偏高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器的污泥再浓缩装置,包括净水器,该净水器上设有一排污阀,上述污泥再浓缩装置还包括一与该排污阀出口相连通的污泥浓缩槽,所述污泥浓缩槽包括由上往下间隔设置有复数个溢流口,每个溢流口的外侧都对应设置有上清液溢出管路,所述污泥浓缩槽的底部设置有一污泥口,该污泥口与一压滤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浓缩槽包括一圆柱状罐体以及由该圆柱状罐体底部向下收缩形成的下部锥形斗,所述污泥口位于下部锥形斗的底部,所述圆柱状罐体在其侧壁切向开设有进泥口以及复数个所述溢流口,该进泥口的位置高于各溢流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泥口之间通过一进泥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管的入口分有两路,第一路连通于所述排污阀的出口,第二路连通于一助凝剂投放单元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管的出口分有两路,第一路连通于所述进泥口,第二路连通于所述压滤机。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管出口的第二路与压滤机之间设置有一直通隔膜阀。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口与压滤机之间设置有一再浓缩污泥阀。

  进一步的,所述助凝剂投放单元包括助凝剂投放槽及助凝剂截止阀,所述进泥管入口的第二路与所述助凝剂投放槽之间通过所述助凝剂截止阀进行通断动作。

  进一步的,各上清液溢出管路的入口对应连通于各溢流口,各上清液溢出管路的出口均连通于一排液总管,各上清液溢出管路在其入口和出口位置中间均设置有控制管路通断的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阀为蝶阀。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净水器底部絮凝沉降后排除的污泥,再进入污泥浓缩槽静置、沉淀后,使用中可以将污泥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由上往下依次从各个溢流口排掉,完成再次浓缩操作,之后再次浓缩的污泥从底部的污泥口通入压滤机中,从而提高了污泥浓度,保证了压滤的污泥量,最终降低了净水器的出水悬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