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2 14:00:4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9.08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IPC分类号C04B33/132; C04B38/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脱水污泥、淤泥、水泥、水玻璃搅拌均匀;S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砖坯;S3、将生坯在室温下养护并干燥;S4、干燥后的生坯放入窑内进行烧结,制得海绵砖。其中以质量分数计,脱水污泥占30~70%、淤泥10~50%、水泥3~10%、水玻璃1~5%。本发明方法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和疏浚淤泥为主要原料、烧制出一种透水性好,满足作为人行道路基强度要求,且具有保水、减热作用的海绵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脱水污泥、淤泥、水泥、水玻璃搅拌均匀;

  S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砖坯;

  S3、将生坯在室温下养护并干燥;

  S4、干燥后的生坯放入窑内进行烧结,制得海绵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以质量分数计,脱水污泥占35~70%、淤泥10~50%、水泥3~10%、水玻璃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污泥的湿基含水率为60~85%;所述淤泥的含水率为45~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OPC32.5;或者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两次搅拌法,污泥、淤泥、水泥三种混合材料的的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5~10min;加入水玻璃后的搅拌速度不变,搅拌时间为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生坯在室温下的养护时间为3天,干燥温度为90~105℃,干燥时间为8~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6~9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制得的所述海绵砖孔隙率为40~60%,渗透系数为1.2×10-2~6.2×10-2cm/s。

  说明书

  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湿地、绿地的减少,使得城市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暴雨天气,有限的排水措施使得城市部分地段出现内涝,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安全,给城市的发展带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不透水路面阻断了雨水的下渗,导致雨水只能通过专门的集水井、雨水管道排放。这种排水系统并不满足特大暴雨下的排水工作。

  钢筋混凝土大楼、水泥路面等,对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下垫面,例如混凝土路、柏油路等,比热小,吸热快,在相同的太阳辐射下,温度很快升高;而这样的低渗透路面,阻隔了路面以下水汽的蒸发,热量难以消散,加剧了热岛效应。

  现有的烧砖工艺中,采用粘土(包括煤矸石、页岩粉料)为主要原料,在“限粘禁实”政策条件下,粘土材料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常用的高渗透性透水砖,主要采用陶瓷或粗颗粒水泥材料制成,耗资成本大。而城市中污泥、淤泥产量很大。疏浚淤泥固相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污泥中一般为有机物,在焙烧情况下灼烧,并形成孔隙通道,有利于形成海绵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和疏浚淤泥为主要原料、烧制出一种透水性好,满足作为人行道路基强度要求,且具有保水、减热作用的海绵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污泥和淤泥烧制海绵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脱水污泥、淤泥、水泥、水玻璃搅拌均匀;

  S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送入制砖机,压制成砖坯;

  S3、将生坯在室温下养护并干燥;

  S4、干燥后的生坯放入窑内进行烧结,制得海绵砖。

  优选的,步骤S1中,以质量分数计,脱水污泥占35~70%、淤泥10~50%、水泥3~10%、水玻璃1~5%。

  进一步的,所述脱水污泥的湿基含水率为60~85%;所述淤泥的含水率为45~65%,粘粒(粒径小于5μm)含量大于30%,在搅拌前排除淤泥中大颗粒杂物。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OPC32.5;或者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优选的,步骤S1中采用两次搅拌法,污泥、淤泥、水泥三种混合材料的搅拌速度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5~10min;加入水玻璃后的搅拌速度不变,搅拌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步骤S3中生坯在室温下的养护时间为3天,干燥温度为90~105℃,干燥时间为8~12h。

  优选的,步骤S4中烧结温度为1050℃,烧结时间为6~9h。

  优选的,步骤S4制得的所述海绵砖孔隙率为40~60%,渗透系数为1.2×10-2~6.2×10-2c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法使用污泥和淤泥通过添加在高温下能够保证强度的水泥、水玻璃作为胶结材料,烧制成适用于海面城市建设的新型铺地砖,即海绵砖;保证海绵砖既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又保证很高的强度。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在焙烧过程中,有机质灼烧,生成自然的多孔隙通道,有利于海绵砖孔隙通道的形成;制得的海绵砖渗透系数为10-2cm/s数量级,达到作为透水砖GB/T25993-2010《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B级透水等级要求。

  2)、现有技术中一般污泥、淤泥制砖,均须干化或较大程度的降低含水率,以免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体积收缩或龟裂;而在本发明中利用水泥和水玻璃作为硬化材料,无需对淤泥或污泥进行前期干化处理(脱水污泥的湿基含水率为60~85%,即为一般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处理后的含水率范围;河湖淤泥的含水率为45~65%,为一般淤泥疏浚出的含水率)范围能够明显改善海绵砖的强度和硬度,砖块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

  3)、本发明利用污水厂污泥和淤泥作为烧制海绵砖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废物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同时可以部分解决生活污水厂污泥的去处和河湖疏浚淤泥的处理。

  4)综上所述,本发明所烧制的海绵砖,孔隙大,透水性好,利于降雨排涝、增加大气与地面的热交换;本海绵砖的原料,无需前处理,步骤工艺简单;采用水泥、水玻璃的二次掺入搅拌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海绵砖的强度,满足作为人行道用砖的强度需求;本海绵砖所采用的主原料污泥、淤泥均属于量大需处理的废弃物,从而本发明为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且降低了制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