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24 10:18:0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31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IPC分类号C02F11/00; C04B28/00; C04B18/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水泥、废料、药剂和水参数配比和污泥类废物的输送和搅拌机的搅拌以及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和砌块的养护,最后的填埋;本发明过程简单、便于操作,处理效果明显,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低,而且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也能尽量使其能充分地被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化的水泥、废料、药剂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参数混合,得到混合物;

  S2、将污泥类废物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计量后进入混合搅拌机;

  S3、将S1中的水泥、废料、药剂和水通过各自的输送系统送入搅拌机到S2中,连同废物物料在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搅拌;

  S4、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开闸卸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

  S5、成型后的砌块通过叉车送入养护厂房进行养护处理;

  S6、养护凝硬后取样检测,合格品用叉车直接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不合格品由养护厂房返回固化车间经破碎后重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水:水泥为0.47~0.88,水:废物为0.67~4.00,水:药剂为0.55~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为粉煤灰或焚烧飞灰的一种或者两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水泥、废料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再秤量后进入搅拌机料槽;固化用水、药剂通过泵并计量进入到搅拌机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的搅拌顺序:污泥类废物、水泥、水和药剂进入搅拌机后进行混合搅拌,先进行药剂与废物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与水泥一起进行干搅,再逐渐加水进行整体混合搅拌;这样可避免水泥中的Ca2+、Mg2+离子与废物争夺药剂中稳定化因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

  说明书

  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每年排放的固体废物呈日趋增多发展趋势。虽然地理环境对固体废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由于排放的数量太多,目前固体废物已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由此产生,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必须结合相关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某工业园产生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如果直接填埋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固化处理。固体废物经过固化处理后,最终产物的渗透性和溶出性可有较大程度降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或仅有微小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化的水泥、废料、药剂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参数混合,得到混合物;

  S2、将污泥类废物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计量后进入混合搅拌机;

  S3、将S1中的水泥、废料、药剂和水通过各自的输送系统送入搅拌机到S2中,连同废物物料在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搅拌;

  S4、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开闸卸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

  S5、成型后的砌块通过叉车送入养护厂房进行养护处理;

  S6、养护凝硬后取样检测,合格品用叉车直接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不合格品由养护厂房返回固化车间经破碎后重新处理。

  优选的,在S1中,水:水泥为0.47~0.88,水:废物为0.67~4.00,水:药剂为0.55~5.00。

  优选的,所述废料为粉煤灰或焚烧飞灰的一种或者两组混合物。

  优选的,混合物的搅拌顺序:污泥类废物、水泥、水和药剂进入搅拌机后进行混合搅拌,先进行药剂与废物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与水泥一起进行干搅,再逐渐加水进行整体混合搅拌;这样可避免水泥中的Ca2+、Mg2+离子与废物争夺药剂中稳定化因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

  优选的,其中水泥、废料灰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再秤量后进入搅拌机料槽;固化用水、药剂通过泵并计量进入到搅拌机料槽。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过程简单、便于操作,处理效果明显,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低,而且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也能尽量使其能充分地被循环利用;同时,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这样的固化产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场处置,也可用做建筑的基础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水泥为0.47,水:废物为0.67,水:药剂为0.55混合,得到混合物;废料为粉煤灰和焚烧飞灰的两组混合物;

  S2、将污泥类废物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计量后进入混合搅拌机;

  S3、将S1中的水泥、废料、药剂和水通过各自的输送系统送入搅拌机到S2中,连同废物物料在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搅拌;混合物的搅拌顺序:污泥类废物、水泥、水和药剂进入搅拌机后进行混合搅拌,先进行药剂与废物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与水泥一起进行干搅,再逐渐加水进行整体混合搅拌;这样可避免水泥中的Ca2+、Mg2+离子与废物争夺药剂中稳定化因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其中水泥、粉煤灰和焚烧飞灰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再秤量后进入搅拌机料槽;固化用水、药剂通过泵并计量进入到搅拌机料槽。

  S4、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开闸卸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

  S5、成型后的砌块通过叉车送入养护厂房进行养护处理;

  S6、养护凝硬后取样检测,合格品用叉车直接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不合格品由养护厂房返回固化车间经破碎后重新处理。

  实施例2

  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水泥为0.80,水:废物为0.50,水:药剂为4.0混合,得到混合物;废物为粉煤灰和焚烧飞灰混合物;

  S2、将污泥类废物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计量后进入混合搅拌机;

  S3、将S1中的水泥、废物、药剂和水通过各自的输送系统送入搅拌机到S2中,连同废物物料在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搅拌;混合物的搅拌顺序:污泥类废物、水泥、水和药剂进入搅拌机后进行混合搅拌,先进行药剂与废物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与水泥一起进行干搅,再逐渐加水进行整体混合搅拌;这样可避免水泥中的Ca2+、Mg2+离子与废物争夺药剂中稳定化因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其中水泥、粉煤灰和焚烧飞灰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再秤量后进入搅拌机料槽;固化用水、药剂通过泵并计量进入到搅拌机料槽。

  S4、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开闸卸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

  S5、成型后的砌块通过叉车送入养护厂房进行养护处理;

  S6、养护凝硬后取样检测,合格品用叉车直接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不合格品由养护厂房返回固化车间经破碎后重新处理。

  实施例3

  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水泥为0.88,水:废物为4.00,水:药剂为5.00混合,得到混合物;废物为粉煤灰或焚烧飞灰的一种或者两组混合物;

  S2、将污泥类废物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计量后进入混合搅拌机;

  S3、将S1中的水泥、废物、药剂和水通过各自的输送系统送入搅拌机到S2中,连同废物物料在混合搅拌槽内进行搅拌;混合物的搅拌顺序:污泥类废物、水泥、水和药剂进入搅拌机后进行混合搅拌,先进行药剂与废物的搅拌,搅拌均匀后再与水泥一起进行干搅,再逐渐加水进行整体混合搅拌;这样可避免水泥中的Ca2+、Mg2+离子与废物争夺药剂中稳定化因子,从而提高处理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其中水泥、粉煤灰和焚烧飞灰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再秤量后进入搅拌机料槽;固化用水、药剂通过泵并计量进入到搅拌机料槽。

  S4、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开闸卸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砌块成型机成型;

  S5、成型后的砌块通过叉车送入养护厂房进行养护处理;

  S6、养护凝硬后取样检测,合格品用叉车直接运至安全填埋场填埋,不合格品由养护厂房返回固化车间经破碎后重新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污泥类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过程简单、便于操作,处理效果明显,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低,而且在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也能尽量使其能充分地被循环利用;同时,经过本发明处理的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良好的机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湿、抗冻融特性,这样的固化产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场处置,也可用做建筑的基础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