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29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B01D29/01; B01D29/05; C02F11/1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预浓缩装置。本申请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包括污泥入口、污泥出口和污泥输送通道;污泥入口设于污泥预浓缩装置顶端,污泥出口设于污泥预浓缩装置底端;污泥输送通道倾斜的将污泥入口和污泥出口连通;污泥输送通道上设过滤层,过滤层将污泥输送通道分为独立而平行的两部分,上部分为污泥通道,下部分为过滤水通道;在污泥预浓缩装置底端设与污泥出口隔离的过滤水出口。本申请的装置,在污泥输送通道上设过滤层,利用污泥由高处向低处自然流动的过程,对水进行分离。本申请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整个水过滤过程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节能环保。经过本申请的装置处理后,大大减小了污泥的处理量,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预浓缩装置包括污泥入口(1)、污泥出口(2)和污泥输送通道(3);所述污泥入口(1)设置于污泥预浓缩装置的顶端,所述污泥出口(2)设置于污泥预浓缩装置的底端;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由上至下倾斜的将污泥入口(1)和污泥出口(2)连通;所述污泥输送通道(3)上设置有一个过滤层(31),过滤层(31)将污泥输送通道(3)分为独立而平行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污泥通道,下部分为过滤水通道(32),污泥中的水可以通过所述过滤层(31)渗碳到所述过滤水通道(32);并且,在污泥预浓缩装置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污泥出口(2)隔离开的过滤水出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1)由至少一层非织造布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311)。
说明书
一种污泥预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预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固含量相对较低的污水,或者浓度较低的污泥,在进行净化处理时,相当耗费时间,且效率低下。目前比较普遍的处理方式是,预先对泥水混合物进行沉淀,以去除部分污泥;这种方式的不足是,第一,需要建沉淀池,占地面积大,而且增加成本;第二,需要处理的污水量仍然巨大,在压滤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污泥预浓缩装置。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泥预浓缩装置,污泥预浓缩装置包括污泥入口1、污泥出口2和污泥输送通道3;污泥入口1设置于污泥预浓缩装置的顶端,污泥出口2设置于污泥预浓缩装置的底端;污泥输送通道3由上至下倾斜的将污泥入口1和污泥出口2连通;污泥输送通道3上铺设有至少一层过滤层31,过滤层31将污泥输送通道3分为独立而平行的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污泥通道,下部分为过滤水通道32,污泥中的水可以通过过滤层31渗碳到过滤水通道32;并且,在污泥预浓缩装置的底端还设置有与污泥出口2隔离开的过滤水出口3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污泥预浓缩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时,浓度低的污泥从污泥入口进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的流向污泥出口,在这个过程中,污泥是在过滤层上流动的,因此,水自动过滤出来,通过独立的过滤水通道排走,从而提高了污泥的浓度。可以理解,如果一次处理无法达到所需的浓度,还可以再进行多次,只需要将污泥抽送到污泥入口即可,整个预浓缩过程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动力,节能环保。
优选的,过滤层31由至少一层非织造布层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其中过滤层的目的是让污泥中的水,在污泥流动过程中自动的渗碳到下层的过滤水通道中,从而实现污泥浓缩的目的,可以理解,该过滤层只要能够起到过滤水的作用即可;本申请的优选方案中,发现直接采用非织造布就可以达到该效果。
优选的,过滤层3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311。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滤层上设置凸起的目的是,使污泥在向下自然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凸起的设置,使表层和里层的污泥混合,从而使水更有效的过滤出来。可以理解,凸起的条数,以及凸起的高度和角度等的具体设计,可以根据污泥的浓度以及整个污泥输送通道的倾斜角度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利用污泥由高处向低处自然流动的过程,在其污泥输送通道上设计过滤层,利用过滤层对污泥中的水进行自然分离,从而起到浓度污泥的作用。本申请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整个水过滤过程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节能环保。经过本申请的污泥预浓缩装置处理的污泥,大大减小了污泥的处理量,提高了污泥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