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30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IPC分类号C12N1/20; C02F3/34; C12R1/01;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该菌剂的菌种为亚硒酸钠还原细菌Stenotrophomonas sp. EGS1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403。菌剂以LB培养液为基础,其中细菌细胞的数量为1.0×108‑1.0×109/mL,并在其中添加如下分量的稳定剂和还原促进剂:甘油5%‑10%,蔗糖1%‑5%,丁二酸钠2%‑6%,硝酸钠2%‑10%,亚硝酸钠1%‑8%,谷胱甘肽0.5%‑5%。该菌剂能够稳定的在12 h之内快速将含硒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亚硒酸盐还原为单质硒,并通过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使废水中的硒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菌剂简化了含硒废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治理效果及治理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
2.权利要求1中除硒菌剂中的菌种为Stenotrophomonas sp.EGS1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6年7月19日,保藏号为CCTCC M 2016403,地址:中国湖北武汉武汉大学。
3.权利要求1中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以LB培养液为基础,其中细菌细胞的数量为1.0×108-1.0×109/mL。
4.权利要求1中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中含有如下分量的稳定剂和还原促进剂:甘油5%-10%,蔗糖1%-5%,丁二酸钠2%-6%,硝酸钠2%-10%,亚硝酸钠1%-8%,谷胱甘肽0.5%-5%。
说明书
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如纯硒的制备、铝电解着色工艺、静电复印机用的硒鼓感光元件生产和旧鼓脱膜复镀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含硒废水,其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亚硒酸盐。为了消除硒污染,回收硒资源,工业上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法或在废水中加入理化调节剂达到含硒废水处理的目的。这些方法成本较高,并且在除去硒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污染源。采用微生物还原氧化态硒和进行含硒废水治理,方式和设备要求较低,成本低廉易于回收处理,属于真正的绿色治理方法。但目前市场上和专利文献报道中均没有此类专用的除硒菌剂。
利用微生物进行含硒废水治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含硒废水的条件十分复杂,常常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和多种抗生素,而所采用的微生物对这些重金属和抗生素不具备抗性,从而降低了其环境适应能力,使得所采用的微生物在环境中生活力下降甚至完全不能存活,最终导致含硒废水的微生物除硒效率下降,甚至完全不能进行除硒。如能筛选出具有多重重金属耐受性和抗生素抗性的亚硒酸钠还原菌株,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菌剂,提高功能菌种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除硒能力,则能有效发挥微生物除硒优势和解决硒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该菌剂简化了含硒废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治理效果及治理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菌剂的菌种为自行筛选,名称为Stenotrophomonas sp. EGS1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 M2016403。
菌剂以LB培养液为基础,其中细菌细胞的数量为1.0×108-1.0×109/mL,并在其中添加如下分量的稳定剂和还原促进剂:甘油5%-10%,蔗糖1%-5%,丁二酸钠2%-6%,硝酸钠2%-10%,亚硝酸钠1%-8%,谷胱甘肽0.5%-5%。
所述的LB培养液为:蛋白胨10.0g,酵母提取物5.0g,NaCl10.0g,蒸馏水1000 mL,pH7.0。
该菌剂能够稳定的在12 h之内快速将含硒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亚硒酸盐还原为单质硒,并通过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使废水中的硒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菌剂简化了含硒废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治理效果和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