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19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IPC分类号B01D21/24
摘要
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水泵机组,所述水泵机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总管,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竖直的安装在沉淀池内,且侧方上下分布有若干个支路进水管,所述的支路进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结构,所述的每个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底部均伴随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若干个支路出水管,所述的若干个支路出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不同的污水处理池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沉淀后污水(最顶部漂浮物多,次层含油量高、底部的泥沙多)情况不一样设置不用的处理池,使处理池可以对污水逐层的进行处理,准确高效,适用范围广阔。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水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总管,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竖直的安装在沉淀池内,且侧方上下分布有若干个支路进水管,所述的支路进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结构,所述的每个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底部均伴随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若干个支路出水管,所述的若干个支路出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不同的污水处理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上方还设有水位感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支路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分层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的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水质监测装置、水位感应装置、支路出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和水泵机组均与控制箱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沉淀后污水(最顶部漂浮物多,次层含油量高、底部的泥沙多)情况不一样设置不用的处理池,使处理池可以对污水逐层的进行处理,准确高效,同时设置通过控制箱来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水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总管,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总管,所述的进水总管竖直的安装在沉淀池内,且侧方上下分布有若干个支路进水管,所述的支路进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结构,所述的每个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底部均伴随有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若干个支路出水管,所述的若干个支路出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不同的污水处理池连接。
在沉淀池内设置竖直的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侧方上下分布有若干个支路进水管,通过支路进水管上的水质监测装置来检测水质情况,反馈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打开或关闭,同时控制出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将沉淀池内的污水分层次的输送到不同的处理池内,根据沉淀后污水(最顶部漂浮物多,次层含油量高、底部的泥沙多)情况不一样设置不用的处理池,使处理池可以对污水逐层的进行处理,准确高效。
进一步,所述的每个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上方还设有水位感应装置。
水位感应装置有效的防止水位低于进水口时水泵空载现象。
进一步,所述的若干个支路出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门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污水分层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箱,所述的支路进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水质监测装置、水位感应装置、支路出水管上的电磁阀门结构和水泵机组均与控制箱连接。
通过控制箱来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分层输送装置,根据沉淀后污水(最顶部漂浮物多,次层含油量高、底部的泥沙多)情况不一样设置不用的处理池,使处理池可以对污水逐层的进行处理,准确高效,同时设置通过控制箱来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阔。